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美國渴望蒐集中共的電子情報,國民政府剛撤退來台灣,急需美援,為了維繫美台關係,成立34中隊(黑蝙蝠中隊)和35中隊(黑貓中隊),這是他們的傳奇及英雄事蹟,真正的英雄不會也不該因政權的輪替而被遺忘,台灣人應該感謝他們過往的貢獻,讓英雄事蹟永遠的流傳……
黑蝙蝠中隊年底揭開神秘面紗
2009-06-08【中廣新聞/彭清仁】
民國42年韓戰結束,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當時美國希望搜集中共的電子情報,當時國民政府才剛撤退到台灣,亟需要美援,為了維繫美台的關係,當時蔣介石總統指派蔣經國和CIA簽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隊,也就是黑蝙幅中隊,以及35中隊的黑貓中隊,直接受命于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專門替美國搜集情報。而「西方公司」則是位於現址的新竹市東大路十二號公園,所有空蒐得到的電子情報,都立刻再轉交給位於新竹市建功路的美軍顧問團,交給CIA。
由於這段台美間的軍事機密一直無法解密,也使得黑蝙蝠中隊的成員可歌可泣的故事,長久以來都塵封在歷史的灰燼中,只有在眷村內和學術單位,隱隱約約的流傳著。
隨著最近黑蝙蝠中隊的傳奇悲壯故事的逐漸解密,這些已七、八十歲的老蝙蝠,也集中在一起,將英勇的事跡公諸於世。
新竹市政府目前正籌建「黑蝙蝠中隊文史陳列館」,希望散居各地的黑蝙蝠成員都能現身,並提供陳列館的文史內容,希望在十一月底落成啟用時,能有更多的文史資料供後人了解觀賞。
新竹市文化局長林松指出,黑蝙蝠中隊成員都是無名英雄,默默的為國家貢獻,成立文史紀念館,也可藉以揭開」黑蝙蝠中隊」的神秘面紗。
據統計,黑蝙蝠中隊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偵察任務,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先後有15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職人員達148人,佔了全隊的2/3,只有14位殉難機員遺骸於1992年被尋獲,集體歸葬台灣。
黑蝙蝠中隊的成員劉教之,在回憶當時出任務的情景時指出,由於每次任務都有可能喪命,因此同事間真的是生死與共,袍澤之情相當深厚,也因為是秘密任務,因此所有黑蝙蝠的成員幾乎是從來不照像的。
走過大時代動蕩不安的歷史歲月,這些年齡都已近七、八十歲的隊員們,談起當年,都還記憶猶新,儘管年歲已大,但眼神中燃燒的卻是壓抑多年的激昂。
美國方面對黑蝙蝠中隊的英勇事跡,至今仍未解密,但台灣方面已在龍應台教授等人的努力下,還是讓這群曾經穿梭兩岸黑夜,蒐集情報的黑蝙蝠們,在人生最後一段歲月裡,大膽站出來,說出曾經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光榮歲月,也贏得社會和國人應有的尊敬。
延伸閱讀:【詩饗】哀歌黑蝙蝠-向陽
黑蝙蝠中隊,為中華民國空軍秘密偵察部隊——前空軍34中隊的別稱,使用的隊徽即為「黑蝙蝙」。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冷戰期間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低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
.命名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1]。
.歷史
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兩大陣營進入冷戰時期,美國渴望蒐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子情報,同時中華民國政府方撤退到臺灣亟需美援。為了維繫美臺關係,蔣介石總統指派其子蔣經國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杜根簽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中華民國空軍於西元1958年成立34中隊和35中隊(黑貓中隊),直接受命於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專門替美國蒐集情報,同時空投心戰傳單、救濟物資,偶爾也空降情報員[2]。
低空偵察的34中隊和高空偵察的35中隊,一樣聞名遐邇,但損失慘重有過之而無不及。至1974年12月34中隊裁撤停止偵察任務為止,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先後有15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職人員達148名,佔全隊三分之二。詳細情形,中華民國空軍列為最高機密,並刻意隱瞞死訊,持續發放月俸,部份殉職官兵的家屬直到1992年才知道真相而申請死亡撫恤並成立衣冠塚[3]。
P-2V型偵察機第一樁空軍人員由失事地區集體遷葬臺灣的先例是在西元1992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軍方在中正國際機場以隆重的軍禮迎靈,並舉行簡單的覆蓋國旗儀式。家屬皆認為,14位機員同生死共患難,33年來同葬一穴,歸葬後自應合葬一處,因此將他們一起葬在臺北近郊碧潭空軍公墓一個480公分長的大墓穴。
.任務執行方式
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設定經過重要軍事基地的偵測航程。接著黑蝙蝠中隊於約下午4時出勤,黃昏之後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以較為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高超技術,利用夜幕掩護,按照「最低安全高度」準則,沿著100至200公尺低空飛行,有時為了躲避雷達,甚至在約30公尺超低空飛行於茫茫夜空中。對於雷達,偵察機上的電子設備可以測錄電波資料,之後將高低空偵察結果比對分析,可知何處設有雷達、飛彈和高射炮,第二次再去時即可電子反制干擾,使雷達看不見來機,戰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編制飛機
主要為B-17型轟炸機及P-2V型偵察機。曾使用的還有B-26轟炸機、RB-69A輕型轟炸機、C-123運輸機,特殊任務中亦曾使用C-130型運輸機。
.兩岸影響
中華民國 米格17全天候戰機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孤立無援,而先前美國國務院發表白皮書,指國民黨無可救藥,不願與其打交道。但韓戰後,中華民國派出最優秀的空軍官兵替美國人執行偵察任務,使美國掌握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情報,美國則以美援及邦交相報,促成臺灣的穩定與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黑蝙蝠」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有一架P-2V連續飛越九省,降落大韓民國,中國人民解放軍想打卻打不著,並因此損失6架飛機,於是緊急向蘇聯輸入一批米格-17全天候戰機和雷達設備,並發展出夜間攔截的戰術。
殉職名單
編號 | 日期 | 任務飛機 | 失事情形 | 殉職人員 | 人數 | 備註 |
---|---|---|---|---|---|---|
1 | 1954年5月26日 | B-26 | 在福建惠安上空被高射砲擊落。 | 聶經淵、韋盛和、范聰傑、李必成及間諜4人 | 8 | - |
2 | 1955年4月14日 | B-26 | 執行任務中於臺灣海峽失事。 | 劉貫霄、虞琨、李英琪、徐朋及間諜2人 | 6 | - |
3 | 1956年6月22日 | P-2V | 在江西廣豐上空至上饒間,遭到LA-l1機目視攔截擊落。 | 葉拯民、楊頌文、林其榕、羅樸、周興國、錢端信、杜漢萍、高鵬飛、陳立仁、郝書勤、王茂森 | 11 | - |
4 | 1957年11月15日 | B-26 | 於浙江沿海遭遇砲擊低空迴避時撞及山樹失事。 | 張鳴卿、陳廷斌 | 2 | 另外有王為鐸、孔祥璋、李復全3人在福建被補,於8個月後被釋放回臺。 |
5 | 1959年5月29日 | B-17(機號835) | 於廣東恩平南方金雞山、大旺山山腰,遭米格-17D擊落。 | 李暋、徐銀桂、韓彥、傅定昌、馬甦、葉震寰、黃福洲、趙成就、伏惠湘、陳駿聲、黃士文、宋迺洲、李德山、陳亞興 | 14 | 1992年12月14日遷葬回臺。 |
6 | 1960年3月25日 | P-2V-7 | 途中偏航撞及韓國烏蘇山失事。 | 殷延珊、朱玉銘、梁燕生、柳肇純、陳光宇、孫大陸、李澤林、劉抑強、夏福瀛、楊桂辰、李自民、邢漢章、黃勳、姚邦熹 | 14 | - |
7 | 1961年11月6日 | RB-69A | 於遼東半島大連附近、遭高射砲擊中。 | 葉霖、尹金鼎、蔡文韜、南屏、岳昌孝、張桂圃、朱振三、陳昌文、李惠、陳昌惠、梁偉鵬、程度、周迺鵬 | 13 | - |
8 | 1962年1月8日 | RB-69A | 於朝鮮灣、大連至安東沿海失蹤。 | 郭統德、崔傑石、梁如年、李滌塵、劉敬賢、鍾熾藩、喻經國、虞祖培、張漢生、楊文誠、薛洪吉、考振芬、高銓 | 13 | - |
9 | 1963年5月10日 | C123B | 在屏東山區撞山。 | 沈裕立、劉緒光、林志培、周文淵、沈康侯、穆錫民、屈建勛、韓宗文、任樹奇、陳運龍、張積文、羅恩廣 | 12 | - |
10 | 1963年6月19日 | RB-69A | 在江西崇仁上空被圍攻,終被米格17PF型機擊落。 | 周以栗、陳元諱、黃繼鑫、馮成義、黃克成、薛登舉、李文駿、王守信、傅永練、汪洽、卞大存、彭家駒、程克勤、楊思隆 | 14 | 2001年12月4日遷葬回臺。 |
11 | 1964年6月11日 | RB-69A | 進入山東境內偵測,在全面照明下被擊中墜毀,被米格17PF型機擊落。 | 孫以晨、葛光遼、蕭建高、邱玉鉉、何家卓、曾德成、古可模、歐陽可儉、徐啟信、汪鴻鈞、陶有幹、丁菊湘、彭才源、張治君 | 13 | - |
12 | 1965年6月27日 | C123B | 自越南芽莊起飛疏散,於降落西貢新山嶧機場時,在場外被地面砲火擊中墜毀。 | 楊存厚、周有壬、蘇平財、唐本華、臧宗賢、段石、趙彥飛、王繼序、曾國才、黃德萬 | 10 | - |
13 | 1965年8月31日 | C123B | 自越南芽莊返臺途中失控墜海。 | 何亦棟、王川高、嚴中、石秉慈、狄鎮昌、毛國柱、杜慶讓、張銘生、呂志剛 | 9 | - |
14 | 1967年5月10日 | C123K | 於新竹訓練中失事墜毀。 | 趙懷壁、張鴻勳 | 2 | - |
15 | 1967年8月22日 | C123B | 於臺灣海峽故障墜海。 | 邵傑、孫祥麟、張清如、杜志龍、李元中、周榮林、王常德 | 7 |
|
.紀錄片
有關黑蝙蝠中隊的紀錄片《臺灣天空的秘密—衣復恩和他的飛行弟兄們》於2007年3月28日在臺北發表,並於30日在臺灣首播。紀錄片以任務期間擔任空軍情報署署長,負責空軍34中隊的衣復恩將軍為主角,介紹這段埋藏40多年的秘辛[6]。
2007年6月5日,曾擔任空軍總司令的前行政院長唐飛與60名昔日黑蝙蝠中隊隊員與黑貓中隊隊員、遺眷與家屬出席一個主題為「黑蝙蝠中隊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的座談會。在相隔多年後共同齊聚一堂,藉著互動活動與紀錄片一同回顧時光。唐飛於會中公開表達遲來的歉意、尊敬和感謝。黑蝙蝠中隊與黑貓中隊不再蒙上神秘的黑面紗而能讓其他參與者,如教育學者陳文村、曾憲政與文史工作者龍應台等深受感動[7]。
.電影
影劇大亨王偉忠藉著描寫眷村文化的光陰的故事和舞台劇寶島一村大受歡迎,將挑戰把50年代的黑蝙蝠中隊故事給搬上大螢幕。王偉忠表示電影主題「黑蝙蝠中隊」涵蓋了軍中袍澤情、親情、愛情,電影語言強烈,劇本並不難寫,據悉目前已由郭台銘兒子郭守正的公司負責,但對於電影導演和演員就要謹慎挑選,大導演李安、陳可辛、吳宇森都是熱門人選。
.祭奠追思
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首批返國的空軍三十四中隊隊員,十四位殉職烈士的公祭公葬在碧潭空軍公墓舉行,由當時空軍總司令唐飛上將主祭。民國九十年,二○○一年十二月四日,第二架三十四中隊的烈士遺骸運返台灣安葬。
.參考資料
^ 1.0 1.1 網頁:楊傳華,《空軍珍貴史話─蝙蝠中隊》,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文化網》,2005
^ 網頁:童清峰,《黑蝙蝠中隊:悲壯史實與流行歌曲》,架空馬戲團,2006.11.25
^ 文章:亓樂義,《臺灣神秘的"黑蝙蝠中隊"》,臺灣軍事刊物,2002
^ 網頁:Wei-Bin Chang, ROCAF Combat Losses Since 1950, TaiwanAirPower.org, 2005.8.24
^ 歌曲:演唱:劉德華;作詞:李安修;譜曲:Lars Larssen Naumann、Patrick Hauge、Henning Sommero、Tor Erik Hermansen;製作:李安修,《黑蝙蝠中隊》,科藝百代(EMI),《美麗的一天》,2002.7.1
^ 新聞:許紹軒,《冒死偵察中國 黑蝙蝠血淚上螢幕》,自由時報,政治新聞版,2007.3.29
^ 新聞:洪美秀,《黑蝙蝠成員:時光又連接起來了》,自由時報,政治新聞版,2007.6.6
哀哉!黑蝙蝠中隊(軍聞社影片)
黑蝙蝠及黑貓中隊的傳奇(MV)
黑蝙蝠中隊(劉德華MV)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