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列女仁智圖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縣﹞東晉時人。顧氏專長繪畫,尤以人物畫最拿手,他曾為當時幾個名人畫過像。當他為裴楷作畫的時候,他在裴楷的臉頰上加了三根毛,旁觀的人覺得經由這三根毛的點綴,使得畫作中的人物更加傳神。在為謝鯤作畫時,他把謝鯤畫在岩縫間,人們覺得很奇怪,於是他解釋說:「謝鯤自稱造訪過無數的高山與溪谷,所以把他畫在岩縫中真是再恰當也不為過!」在畫殷仲堪的時候,鑑於殷氏有一眼殘疾,所以他用巧妙的手法將患有眼疾的部份避過,令人讚嘆不已。
顧愷之不但以繪畫見長,他的文學素養也相當好。他曾經和文學家謝瞻在院子裡賞月,趁著皎潔白月,清風徐徐,顧愷之便隨口吟詠出自己所做的詩句,謝瞻聽了,十分的欣賞,對他連聲稱讚。聽到了好友的讚美,顧愷之不覺興致高昂、詩興大發,於是不斷地吟頌詩句。後來謝瞻感到疲倦,想先告退,但又不好意思掃他的興,於是就叫別人來代替自己,對於這樣的舉動顧愷之一點也不在意,繼續吟詠他的作品,直到天亮才甘休。
遷想妙得,是顧愷之藝術理論的精華,也自是他人生的奧華,人家捐十萬圓給宗教團體,因為宗教是一種崇高的情操,我為什麼不能捐一百萬呢?雖然我是人世間的窮措大,但是我是一位藝術家,藝術無價,我何妨出奇以制勝?這就是顧虎頭的權巧方便遷想妙得了‧明白乎此,才知顧愷之,才知道藝術,才知道人生!
圖: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局部)
顧愷之是不出世的天才,他的才華如百斛源泉,不擇地而出(東坡語),治藝術如此,處人生亦如此。曾經他把自己心愛的畫作封在箱子裡,請軍閥桓玄代為保管,結果桓玄偷偷把箱子打開,把畫拿出來,再把箱子恢復原狀,然後在還給顧愷之的時候說箱子從沒打開過。結果當顧愷之打開箱子,發現箱子裡的畫不翼而飛時,不但不生氣,反而說還「妙畫通靈,變化而去,亦如人之登仙」──怪不得人家說顧虎頭有三絕:畫絕、才絕,還有癡絕!
──文摘部分取材自《藝術欣賞與人生》(李霖燦著/雄獅圖書)
說明:
《女史箴圖》是大家所公認最能代表顧愷之繪畫風格的作品,它較能完整呈現顧愷之的思想與繪畫技巧,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繪畫水準。這幅畫共分成九段,圖畫與文字相間排列。雖然補絹、補筆、補墨的地方很多,但氣韻仍在,具有一種古樸和諧之美。在圖中,顧愷之藉畫中各個人物的趨向、神情所對之方位及衣裙飄揚之動態,將圖之重心引向中央,使每段情節成為連貫的一體,其應用了中國畫對佈局的處理。在畫中對人物互動的安排,作者也費了一番心思。顧愷之認為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份,而眼神是決定整幅畫重心的所在,藉此可表現出人物的神氣,從而塑造出生動鮮明的形象。此外,很有趣的一點是,在畫中可看見作者也將鏡子中的人像畫出來,形成有趣的三度空間畫面。不但造成視覺上的效果,也可反映出作者細膩的筆法與高超的技術。
說明:
《洛神賦圖卷》它是根據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依據而創作的又一卷連環畫。此賦原名《感甄賦》寫他早年與甄氏有過一段愛情故事。後來甄氏作了其兄曹丕的妃子,於是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為甄妃的化身,抒發蘊積以久的愛慕之意,情意綿綿,感情真摯。畫意領會作者的情懷,隨著情節不斷發展,曹氏和宓妃的愛慕表情,襯景車船、女媧、雷神、魚龍,無不生動欲活。祇是山水樹石猶存裝飾趣味,但並不影響人物氣韻的表達。我們主要看人物性格及表情的心裡刻劃,顧氏成功的完成了他作為畫時代的偉大作家的任務。唐張彥遠對他的技法評價為“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雷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
六朝三傑
六朝三傑:是指在中國繪畫史上指六朝時期畫家。顧愷之、張僧繇,南朝梁時人。對繪畫有獨特創造,畫山水不以筆墨勾勒,史稱「沒骨山水」,自成一家。陸探微,南宋時人。有名于時。其用筆有「連綿不斷」的特點,稱為「一筆劃」。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長,時人稱六朝三傑。明楊填《畫品》中加畫家吳近子稱為「畫家四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