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因百先生素描(林文月教授繪)

  千古詩人都是寂寞的,若不是寂寞,他們就寫不出詩來。

                       ──鄭因百先生〈詩人的寂寞〉


    「溫州街到溫州街」是林文月非常著名的一篇散文,這篇相當長的散文寫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在平淡中見真情,深刻而動人。文章從林文月的兩位老師:鄭騫先生和臺靜農先生都住在溫州街開始寫起,寫他們相交數十年的友誼,也寫他們年邁之後,因為行動不便,彼此不能經常到對方家拜訪的惆悵。以下摘錄文章中描寫鄭先生出了新書,林文月載老師到臺先生家送書的一段描述。

    原文:

    車轉入溫州街十八巷時,遠遠便望見臺先生已經站在門口等候著。由於我小心慢駛,又改道耽誤時間,性急的臺先生大概已等候許久了吧?十八巷內兩側都停放著私家小轎車,我無法在只容得一輛車通行的巷子裡下車,故只好將右側車門打開,請臺先生扶鄭先生先行下車,再繼續開往前面去找停車處。車輪慢慢滑動,從照後鏡裡瞥見身材魁梧的臺先生正小心攙扶著清癯而微僂的鄭先生跨過門檻。那是一個有趣的形象對比,也是頗令人感覺溫馨的一個鏡頭。臺先生比鄭先生年長四歲,不過,從外表看起來,鄭先生步履蹣跚,反而顯得蒼老些。

    待我停妥了車子,推開虛掩的大門進入書房時,兩位老師都已端坐在各自適當的位置上了──臺先生穩坐在書桌前的藤椅上,鄭先生則淺坐在對面的另一張藤椅上。兩人夾著一張寬大的桌面相對晤談著;那上面除雜陳的書籍、硯臺、筆墨,和茶杯、煙灰缸外,中央清出的一塊空間正攤開著《清畫堂詩集》。臺先生前前後後地翻動書頁,急急地誦讀幾行詩句,隨即又看看封面看看封底,時則又音聲宏亮地讚賞:「哈啊,這句子好,這句子好!」鄭先生前傾著身子,背部微駝,從厚重的鏡片後瞇起雙眼盯視臺先生。他不大言語,鼻孔裡時時發出輕微的喀嗯喀嗯聲。那是他高興或專注的時候常有的表情,譬如在讀一篇學生的佳作時,或聽別人談說一些趣事時;而今,他正十分在意老友臺先生對於他甫出版詩集的看法。我忽然完全明白了,古人所謂「奇文共欣賞」,便是眼前這樣一幕情景。

    我安靜地靠牆坐在稍遠處,啜飲杯中微涼的茶,想要超然而客觀地欣賞那一幕情景,卻終於無法不融入兩位老師的感應世界裡,似乎也分享得他們的喜悅與友誼,也終仿禁不住地眼角溫熱濕潤起來。
    日後,臺先生曾有一詩讚賞《清畫堂詩集》:

    千首詩成南渡後,
    精深雋雅自堪傳。
    詩家更見開新例,
    不用他人作鄭箋。

    鄭先生的千首詩固然精深雋雅,而臺先生此詩中用「鄭箋」的典故,更是神來之筆,實在是巧妙極了。

    其實,兩位老師所談並不多,有時甚至會話中斷,而呈現一種留白似的時空。大概他們平常時有電話聯繫互道消息,見面反而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話題了吧?抑或許是相知深,許多想法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嗎?

    約莫半個小時左右的會面晤談。鄭先生說:「那我走了。」「也好。」臺先生回答得也簡短。


            圖:鄭因百先生與臺靜農先生



‧鄭因百教授傳略 

    鄭騫教授,字因百,遼寧鐵嶺人,生於1906年6月20日,卒於1991年7月28日。世居北京,1926年入燕京大學中文系,深受沈尹默、周作人等師長薰陶。1929年自燕大請假,赴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教授文學史與詩詞選讀。一年後銷假復學,兼在匯文中學授課。1931年自燕大畢業,正式任教匯文。1938年返燕大任中文系講師。1945年任教育部設於北平之大學先修班中文系副教授,次年任教國立東北大學,因內戰,於1947年赴上海任教國立暨南大學。1948年應臺靜農先生之邀,渡海任臺大中文系教授。 

    鄭教授任臺大教授,專兼任前後33年,其間曾五度出國訪問及講學。1956年應美國國務院約請訪問哈佛及華盛頓等大學。1961年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客座教授;1962~3年任香港新亞書院中文系系主任。1965~6年任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1972任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客座教授。1974年自臺大退休,以兼任名義繼續指導博士生。臺大創名譽教授制,先生即膺榮銜。甫自臺大退休,東吳、輔仁禮聘為中文研究所講座教授,畢生誨人不倦,直至1991年夏方才辭去教席。

      下圖:鄭因百先生於温州街公園

    鄭教授獻身教育文化工作,除作育英才外,終身潛心著述,英年即撰著:《辛稼軒詞編年校注初稿》、《辛稼軒年譜》,後以《從詩到曲》、《景午叢編》蜚聲國際學界,所編《詞選》、《曲選》、《續詞選》、《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為各大學採為教本,風行迄今不衰。所著《北曲新譜》、《北曲套式彙錄詳解》、《校點南詞韻譜》、《宋刊施顧注蘇東坡詩提要》、《陳簡齋詩集合校集注》、《唐伯虎詩輯逸箋注》、《宋人生卒考示例》等皆為望重士林之作。平生所作詩詞甚眾,出版有詞集《永陰集》,詩作先後收入《桐陰清晝堂詩存》及《清晝堂詩集》,多達一千一百一十七首,為當世名家。晚年亦頗有小品隨筆發表,過世後由門人整理成《永嘉室雜文》;學術論著則另整理成《龍淵述學》出版。 

    鄭教授於1985年獲國家文藝基金會「國家文藝貢獻獎」,1990年獲行政院「文化獎」,可謂實至名歸。


‧評介、賀壽與懷思

    關於鄭因百教授之評介,首見民國76年2月《文訊》月刊28期,以「文宿鄭騫教授」為名作為封面,並刊載曾永義所撰〈清風‧明月‧春陽—我所知道的鄭因百老師〉一文,作為介紹。

    鄭因百教授八十壽慶時,有門生三十三人撰文出為論集,予以祝賀,可見廣受愛敬之一斑。

    鄭教授辭世之際,諸家報刊皆連載門生的紀念懷思之文字,其中林文月教授的〈溫州街到溫州街〉一文,歷述鄭因百先生與臺靜農先生平生相知相惜的往事,兼懷二位師長,其間所述,不僅真情感人,亦屢為諸家散文選本收錄。


‧古典詩詞創作:《桐陰清晝堂詩存》與《清晝堂詩集》



    鄭因百教授畢生從事詩詞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因而所作的詩詞精工清逸,俱見襟抱,亦見學養,充分反映一個敏銳深邃的文化心靈,身經動盪顛沛之大時代,所興發感激而出的「故國平居有所思」,不僅可諷可賞,亦足以為時代之見證。

    《桐陰清晝堂詩存》出版於民國64年7月,存詩三百二十二首,而《清晝堂詩集》收詩一千一百一十七首,其中有八百首作於七十四歲之後,可謂老當益壯,縱橫肆放,皆成規矩。其中讀詞絕句三十首,論詩絕句一百首,論書絕句一百首,更是平生積學凝思所出,不僅清韻可翫,更為後學指出鑑賞門徑,誠為不可多得。 

    鄭教授早歲曾有詞作一百六、七十首,民國18年所刊印的《永陰集》現已不存,然其中六十四首則輯為〈網春詞〉,附錄於詩集之後。 


    撰稿者: 柯慶明教授


‧鄭因百先生生平大事記

1906年   1歲    6月20日(陰曆閏4月29日)生於四川灌縣。      
1926年  21歲  就讀北京私立燕京大學中文系。 
1929年  24歲  秋,自燕大請假一年,任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兼主任,講授文學史及詩詞選讀。自印《永陰集》(詞集)。 
1930年  25歲  回燕大銷假,續修課業。同時在北平匯文中學兼課。 
1931年  26歲  夏,燕大畢業。秋,正式任匯文中學教員,講授高三國文、文學史。
1938年  33歲  秋,任燕京大學中文系講師,講授大一國文、歷代文選、詩選、詞選。出版《辛稼軒年譜》。     
1939年  34歲  由燕京大學油印《稼軒長短句校注》。 
1940年  35歲  發表〈馮惟敏及其著述〉於《燕京學報》,為返燕大後第一篇學術論文。 
1945年  40歲  冬,任北平教育部所設大學先修班中文系副教授。 
1946年  41歲  冬,任瀋陽國立東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講授大一國文、曲選、小說史。 
1947年  42歲  秋,任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講授楚辭、曲選、小說史、近代文學。 
1948年  43歲  秋,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講授詞選、曲選、戲劇概論、小說史等課。 
1952年  47歲  出版《詞選》。       
1953年  48歲  出版《曲選》。 
1955年  50歲  出版《續詞選》。 
1956年  51歲  應美國國務院約請訪問哈佛及華盛頓等大學。 
1957年  52歲  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1961年  56歲  秋,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東方語文系客座教授。出版《從詩到曲》。
1962年  57歲  秋,任香港新亞書院中文系主任。出版《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 
1963年  58歲  秋,復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1965年  60歲  任美國耶魯大學東方語文系客座教授。 
1970年  65歲  出版《宋刊施顧註蘇東坡詩提要》。
1971年  66歲  出版《校點南詞韻選》(與《紅蕖記傳奇》、《吳江三沈年譜》合刊)。 
1972年  67歲  任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東方語文系客座教授。出版《景午叢編》(增編舊著《從詩到曲》,與《燕臺述學》合編)。      
1973年  68歲  出版《北曲新譜》、《北曲套式彙錄詳解》。 
1974年  69歲  8月,自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年69。改以兼任教授名義繼續指導博士論文。轉任臺北東吳大學及輔仁大學研究講座教授。
1975年  70歲  出版《桐陰清晝堂詩存》(線裝本,收詩三百二十二首)、《陳簡齋詩集合校彙注》(附《陳簡齋年譜》)。 
1977年  72歲  出版補訂本《辛稼軒年譜》、《宋人生卒考示例》。      
1981年  76歲  7月,辭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出版修訂本《曲選》。
1982年  77歲  出版《唐伯虎詩輯逸箋注》、修訂本《詞選》、修訂本《續詞選》。
1984年  79歲  出版《陳後山年譜》。
1985年  80歲  2月,國家文藝基金會授予「國家文藝貢獻獎」。       
1986年  81歲  膺選為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1988年  83歲  出版《清晝堂詩集》(收詩一千一百一十七首)。 
1989年  84歲  受聘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諮詢委員。
1990年  85歲  12月,行政院授予「文化獎」。 
1991年  86歲  夏,辭東吳、輔仁兩大學講席。
                         7月28日(陰曆6月17日),病逝臺北三軍總醫院,享壽86歲。
1992年            自編小品隨筆合集《永嘉室雜文》、學術論文彙編《龍淵述學》先後由門人整理出版。   
2005年            6月,臺灣大學圖書館舉辦「鄭鄭因百先生手稿資料展」,臺灣大學中文系舉辦「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

    

資料來源:
鄭百因先生手稿資料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