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 Barrett時代的 Pink Floyd正是由地下樂隊轉向正規樂隊的艱苦奮鬥期。在他的帶領下,樂隊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但遺憾的是Syd Barrett在樂壇濫用藥物的歪風影響下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成為 Pink Floyd 發展歷史上一顆光芒四射但又轉瞬即逝的流星……
殉道者的隕落
Syd Barrett,原名Roger Keith Barrett,(1946年1月6日 - 2006年 7月7日)
7月7日,英國殿堂級迷幻前衛搖滾(Psychedelic Progressive Rock)樂團Pink Floyd的第一代靈魂人物Syd Barrett,因糖尿病併發症而安詳地在其劍橋寓所病逝,享年六十歲。得悉Syd Barrett逝世消息的那個晚上,我反覆聽著來自The Madcap Laughs內的一曲Late Night,心裡泛起了無限的戚戚然與婉惜:
When I woke up today
and you weren't there to play
then I wanted to be with you
when you showed me your eyes
whispered love at the skies
then I wanted to stay with you
inside me I feel alone and unreal
and the way you kiss will always be
a very special thing to me...
When I lay still at night seeing
stars high and light
then I wanted to be with you
when the rooftops shone dark
all alone (I) saw a spark
spark of love just to stay with you
inside me I feel alone and unreal
and the way you kiss will always be
a very special thing to me...
If I mention your name
turn around on a chain
then the sky opens for you
when we grew very tall
when I saw you so small
then I wanted to stay with you
inside me I feel alone and unreal
and the way you kiss will always be
a very special thing to me...
Syd Barrett的死訊,於他與世長辭四天後(7月11日),才在其胞弟Alan所證實下正式公布。他的葬禮,也是低調地由家人為他舉行。這位在六十年代英倫地下迷幻樂潮裡留下深遠影響力的不朽音樂奇才,就是如斯悄悄地、靜靜地走了,為他充滿傳奇性的一生畫上句號。
作為Pink Floyd的追隨者,對於Syd Barrett的離去,毋庸置疑深感婉惜哀痛不已。與此同時,內心卻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打從七十年代初起,Syd不但已再沒有新作面世,繼而退出樂壇,而且過著不問世故的隱世生活,除了知道他在退隱後曾專注繪畫外,Syd在過去三十年做過甚麼,那宛如一個謎。
在樂迷心目中,其實Syd Barrett乃老早已離去。(甚至在從前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坊間亦以訛傳訛地流傳Syd已經不在人世之說法)。
Syd Barrett是早年的Pink Floyd的主腦,由他在1966、67年間,一手為樂隊創立起其充滿想像力的劃時代迷幻搖滾樂風,到他在1968年4月宣佈離隊,那只是短短的兩年多光景,無緣分享到日後Pink Floyd偉大風光的商業成就。
然而Syd Barrett跟眾前Pink Floyd隊友之最大迴異,是他擁有的Cult Figure地位。他與Pink Floyd寫下Psychedelic Underground的史跡,他對迷幻藥LSD的沉溺,他的傳奇性、他的神秘、他的狂妄、他的避世、他的悲劇色彩,都儼如當年英倫迷幻年代的一個神話、一個傳說,甚至是一位殉道者。
直至2006年7月,這位傳說中的迷幻音樂奇才終於讓其生命寫上句號。
驚世迷幻
縱使Syd Barrett跟Pink Floyd的合作關係只維持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日子,然而他對這史上其中一支最偉大的搖滾樂團所遺留下的深遠影響與啟蒙,各團員仍對他念念不忘,是早年憑著Syd筆下的光怪陸離歌曲,讓Pink Floyd由一隊節奏怨曲樂隊,而轉型為迷幻先鋒,為樂隊的實驗性風骨與破格意念,留下明確的指標。
他是地下時期Pink Floyd的導航者,但他的影響力卻是如斯無遠弗屆。 本名Roger Keith Barrett的Syd Barrett,是來自Camberwall School Of Art藝術學院學生,而其三位隊友Roger Waters、Richard Wright和Nick Mason,則就讀建築系,Pink Floyd是典型的Art School樂隊。
在Syd Barrett領導下的Pink Floyd,雖然作風是那麼離經叛道,但他們在當時卻取得相當不俗的迴響。比如樂隊描寫一名在晚上偷竊女性內衣褲之少年的處男單曲「Arnold Layne」,甫推出即打上流行榜的Top 20位置,就一隊「地下樂隊」而言,已是甚為不俗的成績;到了第二張單曲「See Emily Play」更能進佔第六位;而他們的1967年發表的第一張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又攀上銷量榜的第六位,並跟The Beatles的《Sgt. Peppers’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同樣公認為67年度British Psychedelic樂潮的重要著作(彼此亦同期在Abbey Road Studios收錄)。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的出現,標誌著一張擁有高度原創性的英倫迷幻搖滾專輯之衍生,投射出Syd Barrett等人的別樹一幟藝術觀。他們奇突與實驗性的音效處理、Syd筆下匪夷所思的歌曲、如夢似幻的曲調,既有長篇的太空搖滾曲目,也有短小精悍的迷幻美妙歌仔,當時Pink Floyd的作品就是這樣賦予耐人尋味之感,是無可否認的驚世駭俗之作。
墮落天使
Syd Barrett所領導的Pink Floyd,其實只有發表過「Arnold Layne」、「See Emily Play」和「Apples And Oranges」這三張單曲,以及一張《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專輯而已。
問題是自67年下半年度起,Syd對LSD的沉溺已達至不能自拔的地步,而且情況日益嚴重,其失常行徑令到Pink Floyd無法如常運作。例如試過在演出時整晚都在彈著同一個和弦,也試過在電視節目訪問期間完全發呆。
1968年初,Syd的一名好友David Gilmour加入Pink Floyd負責結他手的角色,以好讓Syd可以專注主唱與歌曲創作,可是Syd的狀態卻每況愈下,這隊五人陣容的Pink Floyd只維持了兩個月,最後在樂隊成員與經理人的會議通過下,在同年3月2日把Syd放棄,讓他退出。
雖然Pink Floyd在68年中發表的第二張專輯《A Saucerful Of Secrets》被視為樂隊的交接期之作,但出自Syd手筆的,卻只有一曲「Jugband Blues」而已。Syd與Pink Floyd的關係也從此告一段落。
短暫的單飛
沉寂了一段日子後,痛定思痛的Syd Barrett立下決心以個人姿態再闖樂壇。於是他先後在1970年間出版了兩張個人專輯《The Madcap Laughs》和《Barrett》。
《The Madcap Laughs》結集了他在過去幾年間灌錄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歌曲都由前隊友Roger Waters和David Gilmour為他監製,又有Prog Rock先驅樂隊Soft Machine成員為他伴奏。曲式上傾向簡樸的迷幻民歌手法,仍不失其光怪陸離氣息。而《Barrett》則由David Gilmour和Richard Wright監製,二人也是其伴奏樂團成員,樂隊的合作性較高。
然而這兩張專輯談不上換來多大反應與暢銷,最終只有成為樂迷心目中的Cult Classics。
繼而,Syd曾在1972年組過一隊名為Stars的樂團,又在74年進入錄音室試圖灌錄第三張專輯,但全部弄不出成果。
也許是他感到意興闌珊,還是已無心戀戰,抑或他的精神狀態已糟透了,Syd就在那時悄悄地退出音樂圈,返回劍橋老家與母親居住。脫離樂壇的他亦從此一去不返,他一度曾專注繪畫抽象畫的工作(當年Pink Floyd之單曲「See Emily Play」和他自己的《Barrett》專輯之唱片封面圖畫都是出自他手筆)。而他亦在其老家一住便三十多年,直至7月7日病逝。
Cult Heroes
有別於眾Pink Floyd成員名成利就後所坐擁的偉大搖滾巨星地位,Syd Barrett在樂迷心目中,永遠是一位有如神話般Cult 人物。
甚至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迷幻而狂妄的Syd與日後被視為技術派樂團的Pink Floyd,是擁有兩羣迥異的樂迷。也許只管視David Gilmour為吉他大師的搖滾使徒,抑或拿著《Dark Side Of The Moon》作試機天碟的Hi-Fi發燒友,Syd的音樂只會令他們摸不著腦,更甚是說不定根本不懂得Syd Barrett是何許人。
然而,Syd對後世另類/獨立音樂體系所留下的無遠弗屆影響,卻是毋庸置疑。Julian Cope、Jim Reid(The Jesus And Mary Cain)、Bobby Gillespie(Primal Scream)、Robyn Hitchcock全屬Syd的音樂後裔;波士頓Alternative Rock樂隊Gigolo Aunt、洛杉磯新迷幻隊伍Baby Lemonade都分別以Syd的歌曲名字作為樂團名稱;David Bowie、Love & Rockets、The Jesus And Mary Chain、R.E.M.、Teenage Fanclub、Robyn Hitchcock、The Smashing Pumpkins、Placebo等等都曾重玩過其作品,而個人至愛是早年Slowdive的Shoegazer版Golden Hair(收錄於Holding Our Breath EP背面)。
CRAZY DIAMOND
1975年初,正發展得如日方中的Pink Floyd在Abbey Road Studios灌錄《Wish You Were Here》專輯。期間一名肥胖而把頭髮剃得短短的男子低調地前來錄音室探班。當時忙於錄音工作的各成員遙遙看到這神秘男子,並未加以理會。然後,有人告訴他們:此人是Syd Barrett。這也是Pink Floyd個人最後一次與Syd的「相遇」。
湊巧Wish You Were Here內的Epic曲目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正是他們當年用作向Syd Barrett這位朋友致敬。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Now there's a look in your eyes,
like black holes in the sky.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You were caught on the crossfire of childhood and stardom,
blown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target for faraway laughter,
come on you stranger, you legend, you martyr, and shine!
You reached for the secret too soon,
you cried for the moo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Threatened by shadows at night,
and exposed in the light.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Well you wore out your welcome with random precision,
rode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raver, you seer of visions,
come on you painter, you piper, you prisoner, and shine!
Nobody knows where you are,
how near or how far.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ile on many more layers and I'll be joining you there.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And we'll bask in the shadow of yesterday's triumph,
and sail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boy child, you winner and loser,
come on you miner for truth and delusion,
and shine!
以 Syd Barrett 為首的第一代 Pink Floyd
文:Rainbow
艱苦奮鬥 初露鋒芒
樂團在之成初大多時間是在倫敦當地的俱樂部演奏舞曲。從現在來看,1966年對於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他們由地下樂隊向正式樂隊最為艱苦奮鬥的一段時期。他們正是從1966年開始,通過每星期日下午在著名的 Maequee Club 演出,從而初建譽,並獲得「最自然生動的地下音樂」的讚譽。他們音樂最長足的進步是引進 Electronic Feedback 效果在演奏樂曲上,Pink Floyd 挖空心恩在吉他和效果器上大作文章。尖叫的吉他經過效果器混響延時處理再經過放大器放大,雖然還處在實驗階段,但已為樂隊招來一小批歌迷。更為可喜的是 Syd Barrett 寫出一系列讓人易於接受的迷幻樂段,配上迷幻的吉他和神聖的風琴 (有靈魂入天堂的作用) 實踐起來效果不俗。隨著名聲的益擴大,於是從該年的10月份起,他們將演出地點範圍逐步擴大到倫敦的其他演出場所。1966年12月23日,他們首次在 UFO 俱樂部和來自美國一所大學的一對名叫 Joel 和 Toni Brown 的夫婦作試用聲光搭配成功,以後這種運用旋轉燈光系統和產生恍惚效應的實驗手段所獲得的舞台搭配效果成為其獨樹一幟的風格,而他們也就成為一支迷幻搖滾的新軍。Pink Floyd 的這種革新創舉吸引了許多倫敦藝術學院的學生前往駐足觀看,同時也吸引了一位經常在俱樂部出入的名叫 Peter Jenner 的音樂經理人的關注,不他便成為他們的首位經理人。由他和 Andrew King 以及其他4位樂隊成員一起成立一個名叫 Blackhill 的演出公司進行日常演出安排。
經過66年一年的艱苦努力,他們在當地樂壇已小有名氣。而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令一支新進樂隊神往的事情終於實現了。1967年1月,他們在 UFO 俱樂部的老闆 Joe Boyd 的幫助下製作發行了首張單曲《Arnold Layne》。雖然由於歌詞微猥褻而遭到許多電台的禁播,但其受歡迎程並不因此而降低,而且還高居英國唱片榜排行25名的成績。而此時的 Barrett 則完全確立了他在樂團中的領導地位。他不但吉他演奏才華出眾,而且包辦了絕大部份的歌曲創作。不久,他們更得到 EMI 唱片公司的賞識與之簽約。而作為支新樂隊首次和 EMI 公司簽約的他們就獲得5000英鎊的高價,足以見唱片公司對他們的重視,同時公司又派出 Norman Smith 出任他們唱片的製作人 (Norman Smith 在60年代初期的大部份時間內則同是 Beatles 的首席錄音工程師)。攀上了高枝的他們發展便更為順利。同年7月,他們推出的第二支單曲《See Emily Play》便晉升英排行榜第5名,他們也由此一躍而成為英國最佳新進團體。緊接著,他們便於同年首8月5日推出了他們首張專輯《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而由於 Barrett 才華出眾,不但這張唱片的標題和背面封套是由 Barrett 精心設計 (專輯的標題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則取自 Kenneth Grahame 的童話經典之作 「The Wind In The Willows」裡面的一個章節標題,一部 Barrett 非常喜愛的典藏),就連裡面的歌曲基本上由他完成。Syd Barrett 詞作筆鋒犀利,曲式閑雅,其作品流露出詩人的敏感和孩子般的好奇心。該專輯同樣獲得了成功,在英國排行榜上停留了7週,最高上升到第6名的位置。同年10月,他們又獲得赴美完成了第一次美國之行。然而,正當樂團順利發展之際,他們遇上了第一次危機,樂團的靈魂 Barrett 已無法繼續從事其音樂事業而要被迫退出樂隊了,剛剛走上正規的樂隊面臨著解散的危機。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在60年代中晚期迷幻浪潮風靡歐美,濫用藥物 (LSD) 成為了各個樂隊間流行的一股歪風,天心浪漫的 Barrett 也不例外地染上了這種惡習。由於它的影響,樂隊早期的作品都帶有濃郁的藥物氣息。而長期馬不停蹄且不規律的演唱生活,使 Barrett 的毒癮更變本加厲。在演出的間隙,當樂隊中別的成員會聚在酒吧裡痛飲之時,他卻整日沉醉於 LSD 的藥物幻覺之中去尋找他的音樂和創作靈感。越來越重的毒癮使他無法堅持完整場演出,到後來患上了持續性精神緊張症,一上台他的症狀就發作。當 LSD 癮發作時,這位吉他手一開始就跟不上,再後來簡直就不知該演奏什麼,他只能站在台上與觀眾對視著,手中的吉他雜亂無章地演奏出重複同一個旋律,一場美國之行也因吉他手的職能癱瘓而草草結束。至1968年2月,他已無法繼續其音樂生涯,於是樂隊中的低音吉他手 Roger Waters 便請了昔日劍橋老同學 David Gilmour 來接替他的演出位置 (Jeff Beck 也曾被列為候選人之一),但樂隊其他成員擔心叫價太高而未被通過),而樂隊希望 Barrett 本人則退居幕後專心從事創作工作。可惜此時的 Barrett 已經病入膏肓,在 Gilmour 加入7週後,他本人再也無法支持下去,不得不退出樂隊轉移往療養院靜心休養。他直至1970年才再次復出,轉移以個人姿態活動於樂壇之中。對於這種濫用藥物的不良行為,Roger Waters 在後來的大作《The Wall》中則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與反思。
與 Syd Barrett 和 Roger Waters 兩位朋友不同的是,David Gilmour 在高中畢業後沒有進入高等學院繼續深造而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後來他一度前往法國的巴黎,在那裡他組成一支樂隊並在歐洲各地進行巡迴表演。在工作之餘,興趣廣泛的他還作為模特兒參加時裝表演。在接到 Barrett 的邀請後,加上老朋友 Roger Waters 也在樂隊中,他便豪不猶豫地接受邀請加入樂隊。雖然此時 Barrett 還在隊中,但他們與 Blackhill 的合作關係已不復存在了。樂隊開始在別的俱樂部進行表演,但還是以在 UFO 的表演最為成功。在 Barrett 離隊前,他們又發佈了一首單曲《It Would Be So Nice》,但和上一首單曲《Apple and Orange》一樣遭遇到失敗。故此,樂隊在後來很長時間再沒有發佈單曲了。
Barrett 時代的 Pink Floyd 正是由地下樂隊轉向正規樂隊的艱苦奮鬥期。在他的帶領下,樂隊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但遺憾的是 Barrett 在樂壇濫用藥物的歪風影響下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然而這卻給了 Roger Waters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乘此良機迅速取代 Barrett 原先樂隊中的領導位置。Barrett 成為 Pink Floyd 發展歷史上一顆光芒四射但又轉瞬即轉逝的流星。從此,Pink Floyd 命中注定開始步入 Roger Waters 的時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