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奚淞畫作《釋迦下山》,油畫,麻布,162×112cm,1999年


這幅奚淞畫作《釋迦下山》的剪報,裱框後掛在房間牆上一掛就到現在了。

當時在報上見到這幅畫,盯看許久許久,好似整個人都隨著錯落的光影進到畫中的山林裏,悟道後的釋迦下山時的腳步沉穩,一片清淨心,有那麼剎那間我與祂重疊為一了──我想那是錯覺,是一種被精神藝術所深深吸引融合為一的靈魂的震憾。
報紙的紙質與印刷效果,早已失去大量原畫的清晰色澤,猶令我不捨為之裱框,掛在牆上,無法想像,倘若親眼見著原畫時,我或許真會感動落淚,或已平靜如靜止的光影,與它對視相望?

經常夜裏,我坐在床上,抬頭望著那不甚清楚的畫中身影,腦海依舊平靜,難有思想──我想我附予了它相當大的精神力量了──這些年,它在牆上等待著我……是的,我現在知道,是我讓它在牆上等待著,那不是一個偶然而發的感動,不是單純對美的欣賞或沉溺──現在知道,有些問題需要多年以後才會被發現,而答案早就在那裏,冥冥中,自己備了答案早在等待,直到我發現應被學習的課題。

──那是更早更早前便被埋下的一顆種子──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伯便將《心經‧大悲咒‧十小咒》的小冊子送給我,幾十年來我偶爾認真多半長期休息的唸讀著,如今那比巴掌還小的經書,因長年翻讀,對摺處已破裂幾乎要一分為三四了,我用透明膠帶將它修補,還是繼續使用;這本經書讓我想起大伯──他為我埋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因他也是善良的。

除了這本經書外,他還給了我一本老舊線裝的《道德經》,如薄翅般的紙張得小心翻啟,否則稍一不慎就破裂了──這是對文字及文本作者的一種尊敬吧?讀書應該以慎重的姿態感謝前人留下的智慧,翻讀謹慎的過程也是對行止潛移默化的作用,我突然這麼想,所謂修養,所謂氣質,從何而來呢?……

──便在此當中吧。


    曲:OFF COURSE     生來子供
 



下圖奚淞所繪的「釋迦下山」,是之前剪報上掃瞄出來的實際色澤,上圖則是經與網路上找到的圖檔對照調整過後的結果。

‧未調整前的畫作,感覺像黃昏──
    在經過無數日夜的靜思後,這一天終於有所領悟了,雖然日落西山,卻也是下山的時候,那與天地日月合一的感覺,與下山的步履一般靜定而和諧……

‧調整過後的畫作,感覺像清晨──
    暗夜逐漸被陽光驅逐……如來本性,恍然大悟,同日出清澄而大現光明,雖是下山,悠緩的腳步卻充滿信心與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