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篇文章的構想緣於楚戈的去世。這幾年,幾位文壇重量級的資深作家相繼離世,令人頗生感慨。日前,在「中華民國筆會訪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高行健看台灣文學環境」文中,讀到以下這段話:
當今讀者的品味下降,是新聞媒體搞出來的
彭鏡禧:再談到讀者這一部分,其實我個人是有點擔心的。現在網路普及,影響到文字、對文字的欣賞、理解,以及對文字的感情。而書面出來的東西,你也知道都會放在網路上,出版社倒掉很多。
高行健:這是大問題。當今讀者的品味下降,是新聞媒體搞出來的,造成了這種大眾化,這種大眾化對文學沒什麼好處。這是當今社會的弊病。
雖然不論在任何國家,純文學向來曲高和寡,皆屬小眾文化,涉及「藝術」,原乃無可厚非;然愈是重視文化資產、體質的國家,相對愈重視真正的藝術創作者,上至政府公家機關、下至企業民間媒體,皆敬之惜之愛之,且時感與有榮焉。但在台灣,一位作家之死,除非消息本身具有「社會版/娛樂版」的八卦條件,否則往往僅被壓入藝文訊息中的幾行字,成為一塊小得不能再小的墓碑誌,不到七日,即被社會遺忘了。
新聞媒體的報導趨向譁眾取寵固然有責,但執政者當局對「藝術/文化」的價值觀與態度才是決定如何「深耕」的最大影響力。
於是,我更加敬佩隱地先生有心在多年前就開始為作家造像,自1984年開始,陸續在爾雅出版了《作家之旅》、《作家的影象》及《作家的影象2-風采》等攝影集,此等勇氣,堪稱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人。
延伸閱讀:
2001年,「相遇、文字、畫面--林耀堂數位版畫個展」。畫家林耀堂則不辭辛苦拜會心儀的作家,閱讀他們的作品,走進他們的創作空間,透過當場素描,再運用電腦繪圖軟體,以電子檔案充作傳統版畫的版種,完成一幅幅數位版畫人物肖像,重塑51位作家的容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