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種精簡的感動 ── 第四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有些寫作者是有才情的,感覺、思考、想像力都還算不錯,可是訓練不夠,語言操作上大多有瑕疵。(顏崑陽)

  造詞,有時候想創新,但似乎不通,如果不創新只求平順,但平順中卻又有錯誤,這幾次評審下來,都有碰到「的、得」分不清楚的問題,即是基本功力不夠。(阿盛) 

 

  以小品文來講,因為字數簡短,一個字要有好幾個字的效用才行;但讀這些文章,讀到一半就開始擔心作者要破功了。(張瑞芬)

 

 

 

  我希望讀到一種簡單的、故事具有高潮的、讀起來能感動人的作品,但比較害怕讀到故意營造的文章。(劉克襄)

 

 

  小品文的文字濃縮能力,要比散文更強才行,……在小品文短短一千字的範疇裡,要能寫得比散文更精簡,力度才會更顯現。(季季)

 

  

時 間: 2008年10月17日下午12時30分

地 點:自由廣場一樓會議室

決審委員:季季、阿盛、張瑞芬、劉克襄、顏崑陽(依姓氏筆畫排序)

記 錄:鍾佳欣


  首先,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報告:第四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共計802件作品參賽,由徐國能、鄭栗兒、李欣倫、孫梓評、王盛弘、劉叔慧等六位初審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75篇進入複審。再由柯裕棻、蔡逸君、唐捐三位複審委員選出30篇作品進入決審。

  五位評審共推季季為主席,評審並分別就此次入圍決選的作品,提出總體感想。

顏崑陽:江山代有才人出,有些寫作者是有才情的,感覺、思考、想像力都還算不錯,可是訓練不夠,語言操作上大多有瑕疵,沒有一篇接近於完整,整體看起來,無法讓人滿意。有一些比較創新的構想,值得鼓勵,至於新的一代語言訓練不足的問題,也不曉得該怎麼辦,也許入選作品將來刊登時,可以先進行修改。

阿盛:我常思考,新一代的寫作者該怎麼辦?顏老師提到的也是我想講的,我也不曉得該怎麼辦。

我自己教學生也有這種困擾,例如他們的造詞,有時候想創新,但似乎不通,如果不創新只求平順,但平順中卻又有錯誤,這幾次評審下來,都有碰到「的、得」分不清楚的問題,即是基本功力不夠。以小品文來講,要挑十篇當然是沒有問題,但這十篇也沒有看到毫無瑕疵的。

張瑞芬:今年度也看了很多文學獎的文章,真正寫得好的文章是少量。以小品文來講,因為字數簡短,一個字要有好幾個字的效用才行;但讀這些文章,讀到一半就開始擔心作者要破功了。另外,林榮三文學獎有小品文獎是很好的,現在的時代傾向輕薄短小型的發揮,讀者也失去看長篇的耐性,我覺得小品文是有市場的,會讓人想加入寫作行列,也為新手和老手搭建一個競逐平台。這次小品文雖然沒有特別突出之作,但仍能挑出幾篇來獎勵。

劉克襄:我自己很享受閱讀這三十篇小品文的感覺,我希望讀到一種簡單的、故事具有高潮的、讀起來能感動人的作品,但比較害怕讀到故意營造的文章,其中的四至五篇有寫出一點感動,小品文的定義為何?我覺得就是只要能讀到感動。

季季:小品文的文字濃縮能力,要比散文更強才行,因為篇幅更短,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寫好小品文才能寫散文,但事實上,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在小品文短短一千字的範疇裡,要能寫得比散文更精簡,力度才會更顯現。

接著進行第一輪投票,每位評審不計分圈選八篇文章。結果如下。


●四票作品:

〈老鼠的字盤〉

(阿盛、顏崑陽、劉克襄、季季)


●三票作品:

〈外公的淚滴〉

(阿盛、劉克襄、季季)

〈紡織廠的消失〉

(劉克襄、張瑞芬、季季)

〈幸福的養成〉

(阿盛、張瑞芬、季季)


●兩票作品:

〈蝙蝠夢魘〉(顏崑陽、季季)

〈難題〉(阿盛、顏崑陽)

〈時光進站〉(阿盛、張瑞芬)

〈打撈者〉(顏崑陽、張瑞芬)

〈爸爸〉(阿盛、季季)

〈遠行〉(顏崑陽、劉克襄)


●一票作品:

〈鞋〉(顏崑陽)

〈幻見的封面〉(張瑞芬)

〈蛇蛻〉(劉克襄)

〈如錘頭鯊突變之想望〉(阿盛)

〈霧橋憶舊〉(張瑞芬)

〈極地〉(張瑞芬)

〈現場〉(張瑞芬)

〈?口家的晚餐〉(劉克襄)

〈轉折平台〉(季季)

〈蛇〉(季季)

〈外語課〉(顏崑陽)

〈贅肉〉(阿盛)

〈安達之岩黑塚之母〉(顏崑陽)

〈海浪依然是海浪〉(劉克襄)

〈鰻水初潮〉(劉克襄)


●○票作品:

〈原始人〉、〈姊姊與午後的魚缸〉、〈制汗爽身膏〉、〈背影〉、〈腹語〉


未獲票作品不納入下一步評比,獲三、四票者直接晉級,評審就獲一票與兩票的作品展開討論,由一票作品討論起,並由給票的評審先提出意見。


●一票作品:

〈鞋〉

顏崑陽:第一次讀並沒有覺得很好,讀第二、三次就覺得好一些,文字自然流暢,對鞋子的講究、對虛榮的執迷等,都有適當的描寫。

〈轉折平台〉

季季:這篇設計性也很強,不過有寫出一個衰老生命與年輕生命的對照,但有邏輯上的問題,一個在加護病房的父親怎可能坐輪椅到樓梯間?

〈蛇〉

季季:從小女孩對蛇非常驚恐,到後來可以和蛇躺在一起並得到幸福感,作者透露一個訊息,因為蛇身邊有蛋,蛇也是一個母親,文中暗示小女孩已成長到可以理解母性的部分,有寫出生命的意象,很完整、動人。

劉克襄:有兩個錯誤,第一是文中提到「被蛇咬死」,這是不可能的,台灣的蛇除了鎖鍊蛇之外,被其他的蛇咬傷並不會死亡。另外,沒有蛇是喜歡曬太陽的,在生態上說不通。

季季:那我放棄這篇。

〈外語課〉

顏崑陽:此篇文章比較特別,從語言切入,使用外語和母語的對照,熟練的母語反而形成一種虛假的陳述,陌生的語言卻較能呈現真實,輕鬆的敘述不失哲學的深度,文字流暢,瑕疵較少,節奏感也不錯。


其他一票作品,因缺失較易見,評審紛表放棄。


●兩票作品:

〈蝙蝠夢魘〉

劉克襄:文中提到「大多數的蝙蝠以花粉、水果、昆蟲、小動物為食」,其中的花粉、水果應拿掉,因為台灣的蝙蝠都是抓昆蟲、小動物,沒有食花粉、水果。

顏崑陽:自然平淡的敘事,最後一段的轉折,從以為看見蝙蝠是母親的幻覺,但發現真的有蝙蝠,「正如我之前從未積極勇敢地面對事實」,有畫龍點睛之效,不過其中有些句子太過冗長,如「我趕往醫院腦筋不斷播映昨晚我闖紅燈過馬路差點出車禍……」

季季:這篇文章從父親抵押房子、母親自殺來切入母親和屋子一起成長的故事,敘述焦點集中,對母親的感情意象強烈,不過文字有些部分力度不夠。

〈難題〉

阿盛:小小生活中的事件,不過就是掉了兩顆菜瓜,簡單的聯想卻處理得有哲理性,不是很深的哲理反而恰到好處,標題也恰當。

顏崑陽:滿好的哲學小品,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的小事,有時被人們忽略,因而沒有去思考,大道理也不一定在政治上尋找,此文將日常生活的小事,詮釋得合情合理,又沒有過度講大道理。

張瑞芬:文中所提「兩顆」菜瓜,用詞欠精準,菜瓜應是條長形的。

季季:其實絲瓜有很多種,用「兩顆」形容應無大礙。

顏崑陽: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時光進站〉

阿盛:文字算精練,修辭差點錘鍊過度,但算有守住,把自己十七歲的鏡像寫得滿好的。

張瑞芬:整體上錯誤不多。以一格格車廂轉化為電影一格格的底片,平實而細膩。

〈打撈者〉

顏崑陽:這篇較具現代感,作者通過手機的使用,將電話簿視為另一個宇宙,「電話簿原來是一部自己才能看得懂的默片」,寫散文的本事從中顯露,把意義做有效的表達,文字品質不錯,帶有詩意。

張瑞芬:三更半夜打開手機電話簿卻不知撥給誰,把小事情的深刻意義表現得很好,在有限的文字用詩的質感表現,很精緻的一篇。

季:我附議。

〈爸爸〉

阿盛:描寫沒錢的爸爸努力滿足小孩的虛榮心,一篇小品文寫到這樣大概就可以了,人情之常、人理之常,支持此篇。

顏崑陽:有一點虛假,文中的兒子有點太懂事了。

季季:這篇讓我想起〈耶誕禮物〉,愛心的交流一閃而過,變成相反的結果,簡短的篇幅觸及許多問題,包括失業、小孩與同儕之間的比較等;一個家庭從經濟危機、父親努力工作,到可以買下禮物,父子感情令人感動,焦點也非常集中,這個爸爸日後可能會成為朱自清的〈背影〉。

劉克襄:我對訂製手套有點疑問,用真皮做標本手套十分昂貴,似乎不合常理。

阿盛:類似標本的真皮手套是有看過的。

季季:經濟改善了,便有財力做真皮手套。

劉克襄:那麼,我可以被說服。

〈遠行〉

顏崑陽:描寫男女兩人初次獨處、微妙的戀愛心理,曖昧中帶有純純的愛,人性心理捕捉得很細微,整體敘述自然平淡,不造作。

劉克襄:「花蓮的意義從此再也不同」,最後一句太重。

季季:寫初次獨處,「……小心翼翼避免碰觸到對方」,後來卻又寫到男方的牙刷和毛巾遺留在浴室,邏輯性有些不通。

張瑞芬:最後一句太肉麻,且文意前後有問題,兩人的關係沒有定位。

顏崑陽:因為曖昧所以無法定位。

阿盛:可能是一種外遇行為。


針對獲一票及兩票的作品討論完畢,原獲一票的作品〈外語課〉又獲阿盛支持而入選,其餘作品則淘汰,原獲兩票的作品經評審商議、表決後,決定拿掉〈遠行〉一篇,其餘入選。

最終共選出十篇作品,分別為:〈蝙蝠夢魘〉、〈老鼠的字盤〉、〈外公的淚滴〉、〈難題〉、〈紡織廠的消失〉、〈時光進站〉、〈幸福的養成〉、〈外語課〉、〈打撈者〉、〈爸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