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為人不對,要改。如果道德有虧,要改。如果做事擘畫不週詳,要改。至於文學方面的事,如果在一回顧之間,發現了問題,當然也該改過,以求自新。
在文學史裡頗有倚馬七紙、援筆立就之人,此外如曹植七度步而詩成,或溫飛卿八叉手而篇定。這些,都是令人歆羨的快才,他們的文字別人欲易一字而不得。
但除了極少數的例子,其他的文人對自己的作品多半都是一遍遍修飾,一字字推敲,希望能找更好的詞或更好的句構,把「事」或「情」說得更透闢一些,更曉鬯一些。
改文章這件事,其主力當然是靠自己,但如果身邊剛好有個夠程度的朋友,可以出手指正,那真是幸何如之!下面先舉二例:
歐陽修寫了一篇「相州晝錦堂記」,是送給朋友韓琦的。韓琦本是相州人,此時又被委以節度使之官來治相州,(相州在河南安陽,就是台北故宮那些甲骨文出土的地方)畫錦堂是指「不衣錦夜行」的意思,這其實是古代士人非常光明美好的夢之實踐。一生一世,身為重臣,安邦定國,身榮名顯,並且終於有了一點金錢,可以在自家後園的土地上加蓋了一間屋子,題名叫畫錦堂,並且讓它成為鄉親遊憩的地方。他向歐陽修求一篇文章來記錄這件事,歐陽修答應了。當時沒有傳真或電傳,文章寫好後必須付遞。文章既行,歐陽修又後悔了,覺得有二個句子沒寫好,於是派快騎追回,重新改正才再送去。歐陽修那麼急著改的是什麼句子呢?原來是開頭的兩句,原文如下:
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
這兩句有什麼好改的?它明白通暢,已算是好句,但如果看到改過的句子,便優劣立判了。後來的句子是: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
除了在聲調上因加了一個仄聲的虛字眼而顯得神完氣足之外,在意義上也有所不同了。如果用白話文來翻譯,二句分別如下:
「做官拜了將相,富貴回到故鄉」
「做官,做著做著居然做到了將相的地位。回歸故鄉,而且是帶著一身富貴來歸的。」
相互一對照,便知道千里馳驥只為兩字卻不算白費的道理了。
另一例是范仲淹寫的〈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范仲淹當時身為桐廬太守,桐廬是錢塘江流域最美麗的景點,其地理環境足令天下文人心嚮往之,清人劉嗣綰的〈自錢塘至桐廬舟中雜詩〉頗能道盡其情: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一灣碧水一條琴
無聲詩與有聲畫
須在桐廬江上尋
可是,令人神往的還不止是風景,更有嚴子陵「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的罷官故事。在江邊,至今有一塊大石,據說是嚴子陵歸隱以後常坐的釣磯,上面刻著蘇東坡的「登雲釣月」四個大字。
范仲淹既到了這種地方,便動手修了嚴氏祠堂,作為地方上的文化資產,用以傳述一則美麗的千年流傳的故事。當然,建築物落成,照例會有一篇記(如滕王閣序或岳陽樓記),〈嚴先生祠堂記〉便是因此動筆的,而在文末,范仲淹加上了一首歌:
雲山蒼蒼
江水泱泱
先生之德
山高水長
洪邁(宋)的〈容齋隨筆〉中記載范氏以此文示友人南豐李泰伯:
伯讀之,三歎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某妄意輒易一字,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雲山江水之語,於義甚大,於詞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指小格局或局促,小步子);擬作『風』字如何?」公凝坐頷首,殆欲下拜。
如果范氏真下拜,也是值得的,一千年來,這句「先生之風」一直在讀者心靈中鼓盪迴旋,久而不止,真是「長風」幾萬里啊!「德」,像訓導主任的道德訓話,實行起來不免辛苦勉強。風,才是風格、風範、風儀、風度,是生命底層的美學,是長期修為以後的自然流露。在那篇文章的那一行裡,如果出現的不是「風」字,還能是什麼字呢?
--原刊於 -2008-10-06- 中時人間副刊 三少四壯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