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世紀學術研討會】

阮若缺   
政大英語系教授 

 

中古時期,除了君主專政外,宗教的力量無所不在,十二世紀以前,文學作品不是貴族就是神職人員所撰寫的。漸漸的,社會上出現了布爾喬亞階級,他們不懂艱深的史詩或奧秘的宗教劇,然而,十二、十三世紀街頭藝人的表演或說故事,卻受到大眾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作品反映了一般老百姓的心聲及生活形態,因而產生共鳴。
在古法文中,Fabliau的原意就是想像的故事,有別於Estoire:真實的事件。由於是口傳藝術,用字較淺,且偏口語,甚至有時會隨著吟遊詩人四處流浪,即興說故事,因此多多少少會有些出入。而這些吟遊詩人多是年輕的神職人員或家道中落的騎士,事實上,他們基本上對政府及制度並不滿意,所以藉由這種略帶諷刺、嬉笑怒罵的方式,抒發一下滿腹的牢騷。它大致可分兩大類:色情故事與非色情故事。其中,三分之一的故事,都跟外遇事件有關,甚至有些粗俗,其他主題還包括神與鬼(天堂與地獄)、人性弱點(貪婪和嫉妒)、階級(貧窮及富有)等。而往往在故事結尾,會給大家個忠告,但不八股,有時甚至略帶諷刺意味,也算是另類道德教化吧。

而本文則想就《平民升天記》(Du vilain qui conquit le paradis par plaid)、《地獄裡的街頭藝人》(Un jongleur en enfer)和《驢子的遺囑》(Le testament de l'ane)三則故事,來探討中世紀故事對天堂與地獄的概念,由此進一步可窺得一斑社會風氣之演化。
在《平民升天記》中,有個平民死了,靈魂出竅,天使和魔鬼都正忙著,無暇引領他,忽然孤魂見著聖米歇爾(saint Michel)帶著一個靈魂上天堂,他也就樂的跟在後頭。首先,他遇著聖彼得(saint Pierre),聖者倨傲地拒絕鄉下人的靈魂踏入天國:

未經審判者不得住在這裡。
尤其是平民,老天!
我們看不起鄉下人;
這兒不是為他們設的。
Personne n'est heberge ici sans passer par le tribunal. 
Surtout pas le vilain, par saint Alain!
Nous nous en moquons des paysans; 
notre sejour n'est pas pour eux.

平民理直氣壯地表示,耶穌遭逮捕時,是誰因為膽怯,三度否認自己是基督的門徒?!這種人比我這個誠實的鄉下人還不如,才不配住在天堂呢。
此時,聖多瑪(saint Thomas)過來擋駕,表明天堂是屬於忠實信徒的。平民嚥不下這口氣,指責聖多瑪當初不相信基督復活,非要親手觸到其傷口熱血為止,難道這算是忠實信徒應有的行為嗎?!
聖多瑪無言以對,只好找來聖保羅(saint Paul),聖保羅同樣地不假顏色的斥喝,要平民離去,平民立刻反駁,認為早期曾處決過基督徒的人,最好閉嘴。
三個聖人都顏面無光,便請出耶穌。這位平民則滔滔不絕提出了多項他應留在天堂的理由:1.他從不否認耶穌;2.從未停止過信仰耶穌;3.從不殺人或被殺。此外,1)他生活儉樸;2)給窮人麵包吃;3)生火讓窮人取暖;4)送窮人衣服穿;5)照顧生病的窮人;6)帶窮人上教堂;7)令窮人衣食不虞匱乏;8)告解;9)領聖體。最後,耶穌被這位辯才無礙、信仰彌堅、實踐基督精神的小老百姓說服,決定留他在天國。
在文體方面,有點像童話,其中出現三次聖人,他們都是要趕走平民的,言行上是有所重複,但用詞卻略有不同。最後基督出現,便是傳統常用的Deux Ex Machina手法,主持公道,解決了一切紛爭,並還給善良的人公道。
雖然這故事的原作者不詳,但可以明白看出其對聖經故事的熟稔,才能駁倒三位人格各有瑕疵的聖者。而且,平民儼然成為作者的代言人,他羅列了一般善良老百姓敬愛神明,濟弱扶傾的德行,表示善與惡僅一念之差,貧與富應一視同仁。整個故事的架構清楚,組織井然有序,是篇當代難得的佳作。

而《地獄裡的街頭藝人》是敘述一個好賭的街頭藝人,死後由魔鬼帶到撒旦處報到,在地獄裡不乏待下熱鍋的和尚、國王、公主、小偷、主教、騎士、有錢人;只知唱歌、跳舞、雜耍的他,反而顯得格外特別。一天,魔王(Lucifer)要出巡,眾小鬼又十分忙碌,因此要這個街頭藝人守著這群地獄囚犯,若有差池,就將他生吃掉。魔王前腳出門,天國的聖彼得(saint Pierre)便跑來「引誘」街頭藝人賭博;贏了便賞錢,輸一回則釋放一名囚犯的靈魂。街頭藝人賭癮大作,竟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輸到一個也不剩。聖彼得「搶魂」成功,魔王回來後,見到瘦巴巴的街頭藝人,倒足胃口,一怒之下將他逐出地獄,趕到天堂,從此地獄再也不曾收容街頭藝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頗會玩文字遊戲,展現其鬼才:
1. 聖彼得想說服街頭藝人時說:「
...你不會死的。人們不會在這裡(地獄)死的!...」(註1)(...mais tu n'en mourras pas. On ne peut pas mourir ici!...
2. 他又說:「...有火的時候還要生吃人,這真是個笨主意...」(...en voila une idee stupide de manger les gens tout cru quand il y a un feu pareil...
3. 魔王氣得把街頭藝人趕走時說:「...他們去見鬼!別老是想騙我了。才不呢,他們去見神!」(...qu'ils aillent au diable! On vent sans cesse me tromper. Eh bien, non, qu'ils aillent a Dieu!
這三句都十分弔詭,對生及死、熟食及生食、神和鬼的價值觀,因時空的差異,而大異其趣,作者似乎藉這些細微處,欲顛覆傳統善惡、優劣的看法,而提出另類的辯證與省思。

在《驢子的遺囑》裏,有位神父平日省吃儉用,不知巴結上司。一天,他心愛的老驢死了,主人不捨任意丟棄牠,於是將之葬在人類的墳場。這件事被生性奢侈的主教知道,便借題發揮,斥責神父以畜生之驅沾污聖地!神父心想劫數難逃,請求回去思過,次日再向主教告解。第二天,他要求闢室密談,謙卑地表示想葬在聖地是驢子臨終的遺言,牠並交代,把一生的工資獻給主教…主教聽畢,順勢收下荷包,並悄然裁示赦免其大不敬之罪。
這短篇故事絕妙的是,這位神父愛屋及烏,將驢子「擬人化」,其人道主義的觀念已推展到其他動物身上。其中他試圖說服主教的那段尤為精彩:首先神父先拍主教馬屁,稱之為上帝派來的法官;並表示懺悔自己的愚行,褻瀆了聖地;但又不忘表彰驢子一生的勞苦,且牠願意獻給主教一生的積蓄,怎忍心讓這小小的畜生失望?再說,驢子在聖枝主日(le jour des Rameaux)曾載過基督的。這番訴諸以理,動之以情的善意謊言,令貪心的主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名正言順」的飽暖私囊。作者魯伯(Rutebeuf)不僅嘲諷了外表道貌岸然、神聖不可侵犯的主教,不過是個可見財忘義的俗人,最後還不忘自我調侃「不是隻驢,只是隻牛!」(註2

在十二世紀之前,宗教劇多採簡單的二分法:好人必得神明(上帝、聖母瑪莉亞、基督、諸聖人)保佑,過世後進入天堂;惡人必得報應,死了下地獄遭魔鬼(魔王、撒旦、諸鬼)的折磨。原來在冥界也有階級之分的(註
3)。然而一個世紀之後,民間故事除了具教化意義外,其最主要目的還是取悅大眾。當時的百姓,其實內心對有些貴族、主教、富人相當不滿。就如本文前段所述,淪為街頭藝人的年輕神職人員或家道中落的騎士,自不會錯過批評社會不公的機會,在各地遊走說故事時,吐露一些非官方說法。
在第一個故事中,我們明顯地看出,盲目認為侍奉神的聖者都是好人的觀念被打破了,而沒什麼知識的鄉下人,卻有不凡的情操,敬神又愛人,才應住在天國。第二則故事裡,更是顛覆了天堂與地獄的概念:國王、主教、有錢人等並沒多了不起,地獄裡多的是,反而貧賤的街頭藝人在那兒找不到!且神鬼之間具「競爭」關係,他們各自努力搶奪「人口」,以壯聲勢,甚至聖彼得還略施欺騙手段也不以為忤!第三個故事,更說明了有錢主教可能藉天主之名,行自由心證之實。他的人格,難道比一頭辛勤工作的畜生更高尚嗎?身後該葬在聖地的是誰,立見分曉。其中批判雖嚴厲,但語調卻詼諧,是則發人省思的另類寓言故事。不過,話又說回來,弱勢的一方,往往也只能以反諷的方式,宣洩一下自己的無力感,充其量藉著一些小聰明,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這種游擊式的攻擊,換來的是片刻的痛快。
總括來看,這些吟遊詩人著實開了法國通俗文學之先河,他們基本上是站在一般百姓這邊的,最在乎的還是肚皮溫飽問題,不過,無形中也突顯出貧富貴賤的階級對立;其故事的內容比以往的宗教劇具變化性、多元性,且輕佻逗趣、活潑生動,結局則出人意料,充滿機智。從字裏行間我們可以看出,侍奉上帝者是可能產生質變的,不過天主教義勸人向善的原則倒是深植人心,而神的地位亦是不容挑戰的。


References

Aubailly Jean-Claude, Fabliaux et contes du Moyen Age, livre de poche, 1987.
Badel Pierre-Yves, Introduction a la vie litteraire au Moyen Age, Bordas, 1969.
Bedier J., Les Fabliaux, Etudes de litterature et d'histoire litteraire du Moyen Age, Paris 1895. 
Boutet Dominique, Les Fabliaux, P.U.F., 1985.
Di Stefano G., Dictionnaire des locutions en moyen francais, Montreal, 1991.
Frappier Jean, Le Theatre religieux au Moyen Age, Larousse.
Gaillard Pol, Les Fabliaux, Itatier, 1978.
Hicks E.,Fabliau et sons-litterature. Regards sur le Prestre teint, dans Reinardus, 1, 1988, 79-85.
Jean Bodel, Fabliaux, ed. P. Nardin, Paris, 1965.
Lazar Moshe, Satan and Notre Dame: Characters in a Popular Scenario, 1970 Kansas Conference on Medieval French Literature, 1972, pp. 1-14.
Lorcin, Marie-Therese, Facons de sentir et de penser: les fabliaux, Champion, 1979.
Menard Phlippe, Fabliaux francais du Moyen Age, I, Geneve, 1979.
Nykrog P., Les Fablieux, Geneve, 1973.
Raynaud De Loge G., Choix de fabliaux, CFMA, 1986.
Rychner J., Contrubution a l'etude des fabliaux, Variantes, remaniements, degradations, 2vol.: I. Observations, I. Textes, Geneve, 1960.
Schulze-Busacker E., Proverbes et expressions proverbiales dans la litterature narrative du Moyen Age francais. Recueil et analyse, Paris, 1985.

注釋:
(註1)在地獄裡的人都已經死了,自然無法再死,這和在沙特《密室》(Huis-clos)中的情形異曲同工:既然劇中三人都是死人,再被刀刺,也不會再死一次。
(註2Ruteboeuf這個字拆開,可唸成rude boeuf,是笨牛的意思。
(註3)譬如在耶穌受難曲(Passion)中,往往是聖母瑪莉亞出現,去制服撒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