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灘風情 移橋修繕 外白渡橋短暫消失

 文/林克倫

     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接口,矗立百年之久的外白渡橋,今日中午十三時將展開移橋修繕工程,短暫消失在上海民眾眼前,而外白渡橋的修繕以及外灘中山東一路的地下化工程,象徵著昔日帝國主義的殖民經濟象徵,正式在上海落幕。 

     外白渡橋是上海百年經濟發展起落的見證者,始建於一九○七年,原始使用壽命僅五十年,現已超齡使用一倍,為上海第一座鋼鐵結構大橋,鐵橋南側偌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是俄羅斯駐上海總領事館(右圖),再加上昔日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外白渡橋本身即是上海身分的縮影。 

     昨日上午十時,外白渡橋移橋工程的主要設備「上船方駁五號」,正式移入外白渡橋下,等待中午十三時卅分滿潮時,借潮水托高駁船抬升鐵橋,再將直立鐵橋旋轉九十度打直,拖出蘇州河進入黃浦江,移橋分二階段,今日先移南面橋,明天再移北面橋樑。 

     外白渡橋移橋修復作業,屬於上海外灘交通大改造一環。當年孫中山《實業計畫》裡的上海發展藍圖,外白渡橋北面的楊浦區是優先重點,但實際發展重心卻是往上海西面、南面拓展,並橫跨至浦東,此次外灘交通大改造計畫,最主要核心是將楊浦區與外灘市區連結成一體。 

     目前人潮聚集的外灘中山東一路,由延安高架轉入、有「亞洲第一灣」的高架聯絡道已經拆除,未來整條全長三公里的中山東一路,全面改為地下化,建成後,上方是花園廣場與人行道,下方是六線或八線車道,可往北經蘇州河地下道直通楊浦區。


             圖:舊上海灘


     在外灘這塊軟土地質、曾是蘆葦叢生的爛泥地上,進行大規模交通動線改造,沿線浦江飯店、外白渡橋、上海大廈、外灘信號台、和平飯店、上海總工會大樓與東風飯店等卅三幢優秀歷史建築,能否抵擋潛遁機在旁挖掘引發流沙效應,頗令人擔心。 

     從挖掘工程計畫看,許多實施點與保護建築僅是擦身而過,潛遁機與浦江飯店的最近直線距離只有三至五公尺,離外白渡橋的橋基樁基底部更只有一.五公尺,開挖基礎坑跟亞細亞大樓最近距離只剩七.八公尺,昔日外國專家稱在此挖隧道,「好比豆腐裡打洞,根本不可能」。在中國,工程對古蹟是否造成傷害,關心聲音一直很細微,站在外灘望向著名建築,除老牌飯店,招商銀、工商銀、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等,均是國有建築,昔日洋資本變國家所有,同為國家老闆似乎很難對工程有異聲。 


圖:外白渡橋

     在外白渡橋移橋作業現場邊,不少市民與遊客趁著清明連假,站在蘇州河防汛牆邊留影,留著長長鬍子的怪老伯,邊看邊向遊客叨唸著鐵橋歷史,只是聽者甚少。蘇州河對面海鷗飯店旁未見外國來訪軍艦停駐,倒是更遠處停著二艘大型豪華郵輪。 

     對上海人而言,外白渡橋是年輕時談感情、看夕陽的地點,全新整修後的外白渡橋將於明年三月,重新座落在原地,百年前禁止華人入內的外白渡,將「逆向」成為迎接郵輪上洋人們遊滬的新門戶。



 白與擺音近 以簡代繁便利書寫

  由來,有大陸媒體稱,因為當年租界懾於公眾反抗過橋要收稅措施,後改為過橋不需花錢,市民事後將橋名取為「外白渡橋」,「白」是不用花錢之意。 

     但此說僅是鄉野訛傳,「外」字是方位指示詞,上海話一般以江河下游為起點,依次稱河上橋樑為:外、頭、二、三,現存的蘇州河橋樑古時橋名,由東向西依序為外白渡橋、二白渡橋(乍浦路橋)、三白渡橋(四川路橋),以路名為橋名是為了辨識。 

     「白」則是「擺渡」過河的簡寫,上海古地圖的橋名一直是「外擺渡橋」或「頭擺渡橋」,現講的「外白渡橋」,主要原因可能是「擺」字與「白」字的上海讀音相同,且「擺」字的繁體字一共有十九畫、比較複雜,而「白」字僅五畫,書寫起來相對方便,並非過橋不用花錢的意思。


  ──原文刊於-2008-04-06-中國時報


   延伸悅讀:
外白渡橋與四行倉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