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來,我想好好介紹這部電影:「我心深處」,因為它不僅在我觀影史上是個重要的轉捩點,其位置亦等同於女人與少女間最後的一個迴身。

  國中時,大表哥帶我到台大附近的東南亞戲院看這部電影時,當然我是完全不認識「伍迪‧艾倫」的。但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入場時爆滿的人潮、身邊擠滿的黑壓壓的大學生──是的,大部份都是大學生;因為「大學生」在過去那個年代是極好辨認的,這似乎有點諷刺──有點像伍迪‧艾倫的電影、亦有點像看這部電影的過程:原來擠滿人潮的電影院,在中途便陸陸續續有人離開座位……等散場燈光一亮時,偌大的電影院只剩小貓兩三隻。大表哥一臉歉意,說:對不起,我以為應該很好笑的,這導演很有名,沒想到這麼沉悶……。我感到十分詫異:沉悶?不會啊!這部片子這麼好看……

  ──當時我不懂如何敘述我內心受到的深刻的感受,與無以名狀的無形震撼,現在仍不知如何形容,即便我很想好好介紹這部片子──我想,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充滿思想與情感的影片,但你必須進入其中,必須親身進入其中才能領會……
 

  

 

    一向擅長喜劇片的伍迪‧艾倫在本片完全改變風格,導演了一部十分低調內斂的家庭悲劇,向他崇拜的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致敬。影片的主景是長島海邊的一幢白色住宅,屋子的主人是企業家亞桑和著名的室內設計家妻子伊芙。他們有三個女兒:長女蕾娜達是有名的詩人,但婚姻不美滿;次女喬依是電影導演的太太,她立志當作家卻事與願違;小女兒芙琳是住在洛杉磯的二流演員,生活中充滿野心與焦慮。久未謀面的三姊妹被父親召回家裏,原來他要宣佈與妻子分居。此事引起三姊妹對父親的責難,但也勾起了每個人翻騰不止的心事。全片節奏緩慢沉悶,但對人物心理的分析深刻感人,五個主角都演出精彩。

    這部影片由美國著名的猶太裔導演伍迪‧艾倫編導。影片是他擅長的中產階級家庭情節劇,有著一貫的諷刺和調侃。影片中的夫婦的生活表面上幾乎毫無瑕疵,但生活的問題往往正在那些光滑的表面之下。而三個女兒各自的生活,也映射出中產階級精神生活的諸方面問題。影片抱持著艾倫一貫的室內情景的內心化的方式,用對話和表演呈現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和矛盾,臺詞也堅持著導演一語雙關、話裏有話的曖昧作風。但相比伍迪‧艾倫後期電影的圓滑,這部早期作品顯得更為平實和直接。

我心深處 Interiors

監製: 查理斯‧H‧約菲 Charles H. Joffe 

導演: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主演: Kristin Griffith Mary Beth Hurt 理查‧喬丹 Richard Jordan (I) 戴安娜‧基頓 Diane Keaton E.G.馬歇爾 E.G. Marshall 嬌拉汀‧佩奇 Geraldine Page 莫林‧斯特普爾頓 Maureen Stapleton 薩姆‧華特斯頓 Sam Waterston Missy Hope Kerry Duffy 

相關分類:劇情
片長:93分鐘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敏感、銳利的紐約客──伍迪‧艾倫

文/ 羅比特


    提起伍迪‧艾倫,常常會得到兩極化的反應,不論這些印象是來自他的作品或他的私生活。然而不可否認,這位身兼導演、劇作家、演員、爵士樂手的人物為喜劇片注入了新的元素,那些夾雜在可笑人物、連珠砲對白中對人生哲學及人性的探討宛如當頭棒喝,直使人在嬉笑之餘猛然驚醒。

    1935年12月1日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伍迪‧艾倫原名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父母分別是來自蘇俄及維也納的移民,即使他們均在美國出生,但仍保有相當多的家族規範,因此伍迪是在一個極為傳統的猶太家庭中成長。他們家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父母常因此爭吵,而這些「兒童不宜」的畫面深植在小伍迪的腦海中,並化身為他日後的作品中一對對喋喋不休的怨偶,不過有趣的是這種生長環境並沒有讓他養成暴躁易怒的人格,相反地,他極少發脾氣,就連面對NG了十數次的演員亦然;而敏感、神經質性格的養成一部分是因為父母習慣性的爭吵引發對小孩的不耐,再加上小伍迪一直相當倒楣地老是遇上奇怪的褓姆,使得他從原本的開朗轉化為自閉內向,與家人們大剌剌的舉止簡直是南轅北轍。即便如此,伍迪在小時候仍展現了相當驚人的記憶力,但這並未讓他成為備受寵愛的資優兒,因為似乎所有的規矩都束縛不了他,因此他是家裏的磨娘精、老師眼中的麻煩人物,好在他很早就把這番天賦專注於電影上,因地利之便,走個幾步路就有戲院,伍迪於是得以自在地浸淫銀幕世界。

    自十七歲起,伍迪‧艾倫就開始用這個藝名。1953年他進入紐約大學修習電影課程,不過很快地就因當掉了「電影製作」這門課而休學,此時他開始嘗試編劇的工作,最初受僱於喜劇演員大衛‧艾爾伯(David Alber)。漸漸地他也為電視寫劇本,還曾身為派特‧布恩(Pat Boone)的傳奇性電視劇《Your Show of Shows》的員工之一,不過薪資仍然相當微薄。在電視界的五年中,他還曾獲得艾美獎提名的肯定,所以努力並沒有白費,不過這番景況卻令他有些施展不開的感覺,終於他決定要成為一名表演者。在一段時間巡迴紐約各俱樂部的表演後,伍迪總算闖出了名堂,成為脫口秀表演中的常客,還在一九六四年發行了以自己為名的首張喜劇唱片。

  1965年,伍迪‧艾倫首次參與電影工作,在克裏夫‧多納(Clive Donner)的笑鬧劇《What's New, Pussycat?》中擔任編劇及演出,一方面仍持續他的脫口秀表演,但礙於時間的因素,次數已明顯減少了。六六年《What's Up, Tiger Lily?》這部配上英語對白、描述日本間諜的爆笑電影可是完全依他的故事線而成。

  1967年在參與演出模仿○○七的《Casino Royale》後,他的劇作《Don't Drink the Water》於百老匯上映,知名度大為提高。一九六九年,伍迪為CBS電視台執導了兩部短片──諷刺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城市之光》(City Lights)的《Cupid's Shaft》及另一部改編自《Pygmalion》的作品,他還在後者當中飾演一名猶太教士。

  伍迪‧艾倫躋身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應該要算是1969年嘲弄幫派電影的《Take the Money and Run》,除了執導之外他還參與編劇及演出,而他的電影導演的身分到了1971年的《香蕉》及隔年的钜作《性愛寶典》後更加確立。1972年,伍迪接著參與了赫伯‧羅斯(Herbert Ross)的劇情片《Play It Again, Sam》的演出,隨後在73年又推出了自己執導的科幻喜劇《傻瓜大鬧科學城》,這部關於未來的奇想片笑料百出,再加上伍迪逗趣的模樣,著實令人絕倒。在幾部怪異風格的作品後,1975年的《愛與死》是伍迪‧艾倫企圖將自己定位為嚴謹導演的關鍵作,這部描述拿破崙戰爭的諷刺劇囊括了多數歷史考證、俄國文化及電影,使其成為專供知識分子欣賞的高檔喜劇,明顯別於他以往的作品。

    1977年,榮獲奧斯卡的《安妮霍爾》是伍迪‧艾倫創作生涯中的一大突破,這部苦中帶甜、深入探討人性的作品為喜劇樹立了新典範──談論靈魂探索及哲理,縱使當初使用的非線性敘述仍相當實驗性,尤其他在片中常直接面對鏡頭對著觀眾說話的方式;《安妮霍爾》不論在票房及影評方面均告捷,亦宣告了美國富智慧暨複雜性的喜劇新紀元的啟始。隔年,伍迪‧艾倫推出與他一往幽默迥然不同的《我心深處》,深沈的氣氛讓人立刻聯想到他的偶像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然而這部獲得奧斯卡兩項提名的作品毀譽參半,其中有許多負面的批評是針對伍迪‧艾倫竟如此馬虎地將自己的喜劇天分踐踏了。

  79年的《曼哈頓》再度將觀眾對他的信心拉了回來,整部片的成果也十分斐然,這部自傳性作品歌詠了伍迪對紐約的熱愛,並透過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音樂、黑白畫面散發了無比的光彩,實為伍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隔年的《星塵往事》描述一位電影導演面臨觀眾對他的期盼及其本身的自我理念實現間左右為難的故事,無不使人聯想到費裏尼(Federico Fellini)的不朽經典《8 1/2》。82年《仲夏夜性喜劇》的靈感來自柏格曼和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兩者,也是伍迪首度以他的新歡米亞‧法蘿(Mia Farrow)擔綱的作品,而隔年結合新聞影片的力作《變色龍》讓伍迪的魅力持續延燒。

  在84年《百老匯丹尼‧羅斯》之後,伍迪推出絢麗的《開羅紫玫瑰》,這部向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代表作《Sherlock Jr.》致敬的作品描述一位元元婚姻不如意的婦女在電影院中的一連串奇遇,令人著迷。隔年的傑作《漢娜姊妹》為伍迪嬴得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很多人還因本片拿他和俄國的劇作大師契可夫(Chekhov)相提並論。86年以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當年嚇著了不少人的廣播劇《火星人入侵》為背景的《那個年代》可謂是伍迪這幾年來的喜劇力作,但他仍然朝著柏格曼式的路子走去,因此接連推出了《情懷九月天》和《另一個女人》兩部劇情片,只不過並未獲得觀眾和評論界的認同,至八九年尖銳的《罪與愆》雖然獲得了三項奧斯卡提名的榮譽,但也為伍迪執導筒的第一個十年劃下了一個暫歇號。

  進入90年代後,伍迪收斂起先前作品中時而浮現的傲慢態度,並在有限的預算之內罔顧時下潮流、執意為忠實的觀眾群拍攝他想要呈現的作品,包括90年的《艾莉絲》和92年的《影與霧》,但反應卻不盡理想,於是他又返回原來的創作形式拍攝《賢伉儷》,以真實電影的方式探究一段支離破碎的婚姻,然而這個故事竟活生生地發生在他和妻子米亞‧法蘿身上,因為此時他倆正式宣告仳離,為的是伍迪和養女順宜(Soon-Yi)發生畸戀,米亞‧法蘿還向法院申請保護令,讓伍迪不得再接近他們倆人共同領養的孩子。這件事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儘管現在伍迪和順宜已正式結為夫婦,這個行徑多數人仍無法接受。

  醜聞風波後,伍迪徵召了前任愛侶兼工作夥伴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演出《曼哈頓神祕謀殺案》。94年,伍迪以《百老匯上空子彈》再度嬴得影評的青睞及七項奧斯卡提名的殊榮,95年《非強力春藥》又再度獲獎;96年,伍迪推出首部歌舞片《大家都說我愛你》,網羅了多位知名影星共襄盛舉,叫好又叫座。然而接連出現九七年的《Deconstructing Harry》和98年的《Celebrity》這兩部讓人相當失望的作品,教人不禁懷疑這位多才多藝的導演是否已江郎才盡。

    儘管如此,伍迪‧艾倫的作品還是值得一看,因為他以喜感又生活化的方式鮮活地傳達了現代人的焦慮,看著劇中人盤桓在兩難間、叨叨絮絮地訴說著自己的苦處,不管你是不是身在紐約,那配合著爵士樂或Big Band所襯托出的都會感絕對能使你感同身受,並不知不覺地將內心深處的疑難隨之告解、宣洩出來。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1935年12月1日—),原名艾倫•斯圖爾特•康尼格斯伯格(Allen Stewart Konigsberg),是一位20世紀後半期重要的美國電影導演和喜劇演員。如同查理•卓別林,他自編、自導、自演大部分他的影片。同樣的,伍迪•艾倫最好的影片包含了幽默、細膩和感傷。但是伍迪•艾倫影片中的角色通常是一個自我關注,伴有神經衰弱,時常囈語連連並缺乏安全感的現代人物。幾乎所有他的影片的場景都設置在曼哈頓。那裡為他的故事線索提供了那個城市詭辯並有些許浪漫的形象。


早年

伍迪•艾倫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Brooklyn)。他的父母馬丁和內蒂生活在 Flatbush,在那裡他進入一所猶太學校讀了八年書。之後,他又進入第99公立中學和密得伍德高中,在那裡他出眾的撲克牌天賦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並由於頭髮顏色的緣故他又被稱作「紅色」。為了賺錢,他開始為大衛•歐•艾爾伯 (David O. Alber)寫笑話,並由他賣給報紙專欄作家。16歲的時候,他開始為秀明星寫文章並且開始稱自己為伍迪•艾倫。

中學畢業之後,他進入紐約大學讀傳媒藝術,但很快就放棄了。19歲時他與 Harlene Rosen 結婚並開始為《The Ed Sullivan Show》,《The Tonight Show》等寫腳本。1957年,他得到了他第一個艾美獎;與此同時,他和 Harlene 離婚。

之後他又開始寫作散文和劇本,於1960年成為一名脫口秀諧星(stand-up comedian),並開始為頗受歡迎的電視秀偷拍照相機 (Candid Camera) 撰寫劇本,甚至還出現在數集之中。同他的經紀人們一起,他將他的弱點轉化成買點,在他後期的電影當中塑造了極為出色的神經質、不安並且害羞的形象。


1960-1970年代

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是1965年的 What's New, Pussycat?。 而他第一部指導的作品則是1966年的《莉莉虎,怎麼啦?》。在這部電影中,一部已經發行的日本電影被配上了全新的英語喜劇對話。1967年,他在一部另類的詹姆士•邦德影片 Casino Royale 出演一個角色。他第一部真正意義指導的影片是1969年的《拿了錢就跑》;他的早期電影包括了:《香蕉》、《性愛奇譚》、《傻瓜大鬧科學城》和《愛與死》。這些影片依靠鬧劇、視覺上的插科打諢和單句笑話 (one-liners)。

1976年,他出演了(但並未導演)The Front,影片嚴肅地描述了1950年代中好萊塢的黑名單事件。1977年,他自編自導自演《安妮霍爾》(Annie Hall),一部標志著其向更詭辯的幽默而邁進的影片(此片獲得了4項奧斯卡獎)。除此之外,他也指導一些正劇,如《我心深處》。他最成功的影片製作於由《安妮霍爾》開始的十年時間。其他名利雙收的作品包括:《曼哈頓》和《漢娜姐妹》。


1980-1990年代

 

 

他1980年代的影片通常與俄國和波蘭電影作比較;它們大部分都以悲劇結束,如《開羅紫玫瑰》。他的劇情片,如《情懷九月天》,常被認為是對一些歐洲導演的模仿,尤其是英格瑪•伯格曼。

到了1990年代他轉向了較輕鬆的影片並以喜劇結束,如《百老匯上空子彈》、《人人都說我愛你》和其他。

1992年,當伍迪•艾倫的長期伴侶米亞•法羅(Mia Farrow)發現他和她的養女順宜(Soon-Yi Previn)的秘密關係之後與他分手,伍迪•艾倫的個人生活變得非常公開。米亞•法羅指責他有戀童癖(Previn比他小35歲),並且虐待他們七歲的女兒 Dylan。這些事件最終成為那個時期他製作的電影《賢伉儷》的主要情節。在此片當中,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扮演一對十年關係即將結束的情侶,而伍迪•艾倫的角色正好在吸引他的二十歲女學生。米亞•法羅在《What Falls Away : A Memoir》(ISBN 0385471874) 中論述了這些事件。

伍迪•艾倫和順宜於1997年結婚,之後領養了兩個女兒,都以爵士音樂家(Sidney Bechet 和 Manzie Johnson)命名(Bechet Allen 和 Manzie Tio Allen)。

2000年代近期

伍迪•艾倫以一年一部的平均速度繼續編寫、執導電影,並以票房總額超過1千萬美元為比較成功。而他近年來的作品能夠達到此項紀錄的只有《時空竊賊》,他與夢工廠合作的第一部影片。雖然票房慘淡,但他在21世紀的作品還是繼續地吸引不同的有天賦的演員。例子有 Stockard Channing、Helen Hunt、Christina Ricci、華萊士•肖恩和 David Ogden Stiers 等。他也繼續為他在60年代和70年代塑造的那些神經質的人物而寫角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角色被賦予其他的演員,如 Kenneth Branagh,和最近的 Jason Biggs。

2002年,伍迪•艾倫驚奇地出現在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那是在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對紐約致敬的一部分。

伍迪•艾倫還是一位出色的單簧管演奏家,並至少從1960年代就開始了公眾演出。他在紐約定期與一個以20世紀早期音樂和紐奧良爵士樂見長的樂隊一起演出。紀錄片Wild Man Blues(Barbara Kopple 執導)記錄了伍迪•艾倫和樂隊在歐洲的一個巡迴演出,以及他和順宜的關係。

影片年表

2006 : Scoop《塔羅牌殺人事件》
2005 : Match Point《愛情決勝點》又譯《迷失決勝分》
2005 : Melinda and Melinda《雙面瑪琳達》
2003 : Anything Else《說愛情,太甜美》
2002 : Hollywood Ending《好萊塢大結局》
2001 :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玉蠍子的魔咒》
2000 : Small Time Crooks《時空竊賊》
1999 : Sweet and Lowdown《甜美與卑微》
1998 : Celebrity《名人錄》
1997 : Deconstructing Harry《解構哈利》
1996 :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人人都說我愛你》
1995 : Mighty Aphrodite《非強力春藥》
1994 : Bullets Over Broadway《百老匯上空子彈》
1993 :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曼克頓神秘謀殺案》
1992 : Husbands and Wives《賢伉儷》
1992 : Shadows and Fog《影與霧》
1990 : Alice《艾莉絲》
1989 : Crimes and Misdemeanors《罪與愆》
1989 : New York Stories《大都會傳奇》片段
1988 : Another Woman《另一個女人》
1987 : September《情懷九月天》
1987 : Radio Days《那個時代》
1986 : Hannah and Her Sisters《漢娜姐妹》
1985 :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開羅紫玫瑰》
1984 : Broadway Danny Rose《瘋狂導火線》
1983 : Zelig《變色龍》
1982 : 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仲夏夜性喜劇》
1980 : Stardust Memories《星塵往事》
1979 : Manhattan《曼哈頓》
1978 : Interiors《我心深處》
1977 : Annie Hall《安妮霍爾》
1975 : Love and Death《愛與死》
1973 : Sleeper《傻瓜大鬧科學城》
1972 :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性愛奇譚》
1971 : Bananas《香蕉》
1969 : Take the Money and Run《拿了錢就跑》
1966 : What's Up, Tiger Lily ?《莉莉虎,怎麼啦?》


 




影片簡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