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有一位道林禪師,他是個老修行人,萬緣放下,不住寺廟,卻住在一棵松樹上,他在樹上搭個小篷,像鳥窩一樣,因此大家都稱他為鳥巢禪師。

大詩人白居易當時擔任杭州太守(如同現在的市長),有一天,白居易慕名拜訪鳥巢禪師,看到他住在樹上,就說:「您這樣不是太危險了嗎?」鳥巢禪師回答說:「我在樹上一點都不危險,倒是您的處境非常危險。」白居易覺得很奇怪,問他:「我是當朝官員,怎麼會有危險?」鳥巢禪師說:「薪火相交,識浪不停,得非險乎?」意思是說,世人爭名奪利,勾心鬥角,不停的起心動念,作惡造業,後果非常悲慘。

白居易聽了若有所悟,便又問道︰「佛法大義為何?」

鳥巢禪師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本以為禪師有什麼高深的道理開示,竟然只聽到這麼簡單的回答,有些失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話連三歲小孩都懂得。」

鳥巢禪師道︰「三歲兒童雖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聽了之後,想想很有道理。

鳥巢禪師這一句話,道盡了人世間的真相。芸芸眾生,汲汲營營,勞碌一生,由於不能隨時覺照自心,以致時起貪瞋癡,常犯殺盜淫,終究難逃畜牲、惡鬼、地獄三惡道的果報。做到非常重要,關係我們的前途,我們的來生是果報,今生是花報。換言之,不但關係來生,也關係現前,現前可以趨吉避凶。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唐.鳥窠



這是唐朝鳥巢禪師的一首偈語。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生時縱哪裡來?無蹤無跡。死後往哪裡去?也無蹤跡。生來死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

「去與來時事一同」,過去有位禪師沿門托缽,正巧施主家生了兒子,禪師聽了,站在門口悲傷地流淚,主人很不悅:「我們家添了寶寶,大家都一團歡喜,禪師為什麼傷心流淚呢?太不吉利了!」禪師說:「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個死人。」

一般人的觀念,都以為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來,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幻夢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都是一樣的。

有人在曠野中,被獅子追趕,無處可逃,剛好看到一口枯井,就攀著井中樹藤想躲到井裡求生,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咻咻吐舌,頭上又有黑、白兩隻老鼠囓咬他攀附的樹藤,萬一樹藤被咬斷了,不跌死,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正在萬分驚慌恐懼時,飛來五隻小蜜蜂滴下五滴蜜,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滿嘴香咧咧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記了生死邊緣的可怕。

這寓言顯示了人生。人生,被無常的獅子逼到枯井裡,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風四蛇正在盤踞吞噬,而生命的藤枝又被象徵晝夜的黑白二鼠囓食著,多麼危險啊!五隻蜜蜂比喻五欲 財、色、名、食、睡,一點點甜頭,就使我們忘記了危險,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人生的百態千情都是幻夢,生死也如夢,苦海沉淪無了時,不要醉生夢死,快快求得解脫,才是最最要緊事。



資料來源:

星雲說偈 

淨空法師專集-故事說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