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偈饗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盲聾喑啞,杳絕機宜。天上天下,堪笑堪悲。

  離婁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

  爭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


  ──宋‧雪竇禪師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替人服務,彼此沒有良緣,沒有善緣,就不能得到幫助。有些人不是聰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幹,然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總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緣分。有的人才華蓋世,一身機智靈巧,可是處處不如意,因為他沒有廣結人緣,自然坎坷難行。我們如果每天貪名圖利,在名利的貪瞋風波裡浮沉,不能給人歡喜,人家也不歡喜你,生活怎麼會快樂呢?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毀謗我們,不必太計較,要忍讓三分,吃虧一些也無妨,陰霾過去,太陽總會朗照,很多誤解都會雨過天青,化為烏有。為人行事,要給子孫做好榜樣,謙沖誠懇,光明磊落,要「只從柔處不從剛」,不要蠻橫不講理。人家毀你謗你,乍看之下是我們吃虧,其實只要能忍耐,不剛愎,不計較,日久見人心,毀謗不但傷害不到我們,反而是逆增上緣,給我們消災增福。像《四十二章經》說的:謗人、毀詆人,如同逆風揚塵,塵不至彼,反而飛到自己身上;又如仰天唾痰,唾不至天,唾出的痰水反而墜落自己臉上。所以對一切毀謗、閒言閒語不必介意,要多寬恕、忍耐。世間最大的力量不是罵人,不是打人,不是拳頭槍砲,而是忍辱。佛門種種的持戒修行,功德都不及忍耐大,可見忍耐的力量不可思議。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首詩偈的作者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本是韓國的王子。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一位當侍者的小沙彌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捨不得師父,所以當地藏菩薩送他下山時,就作了這首詩偈開示他。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朝時,有一位道林禪師,他是個老修行人,萬緣放下,不住寺廟,卻住在一棵松樹上,他在樹上搭個小篷,像鳥窩一樣,因此大家都稱他為鳥巢禪師。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在哪裡?佛法遍在虛空之中。

佛法在哪裡?佛陀的色身當然有生老病死,佛陀的法身慧命卻流布於大化之間,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首詩偈的作者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本是韓國的王子。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一位當侍者的小沙彌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捨不得師父,所以當地藏菩薩送他下山時,就作了這首詩偈開示他。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昭寺  

  唐朝時,有一位道林禪師,他是個老修行人,萬緣放下,不住寺廟,卻住在一棵松樹上,他在樹上搭個小篷,像鳥窩一樣,因此大家都稱他為鳥巢禪師。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唐朝趙州從諗禪師的一則公案詩。

一位學僧向趙州參禪,問他:「宇宙有成住壞空,要是有一天,風吹初禪,水淹二禪,火燒三禪,世界毀壞時,我們的肉身還會不會存在呢?」趙州禪師回答:「隨他去!」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朝古靈神贊禪師,本來在福州大中寺受業,後來出外行腳,因受百丈禪師的指點而開悟,但之後又回到大中寺。曾經教導他的師父問他:「你離開我這,在外頭學了些什麼?」神贊回答:「沒有什麼特別的。」於是師父便派他擔任一些雜務的工作。有一天,師父正在窗下看佛經,剛好有隻蜜蜂想要飛出去,但幾次衝撞都被紙窗擋住,神贊在一旁見狀便有感而發說:「世界如此廣闊,但卻不肯出去,一直鑽著這張紙,要到哪一年才出得了。」於是隨口頌了一偈: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 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西藏布達拉宮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應該要持續精進,不懈怠,有理想,有目標的為國家社會及一切眾生服務,去做些有意義的奉獻,否則大限一到,想做什麼也來不及了。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替人服務,彼此沒有良緣,沒有善緣,就不能得到幫助。有些人不是聰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幹,然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總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緣分。有的人才華蓋世,一身機智靈巧,可是處處不如意,因為他沒有廣結人緣,自然坎坷難行。我們如果每天貪名圖利,在名利的貪瞋風波裡浮沉,不能給人歡喜,人家也不歡喜你,生活怎麼會快樂呢?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社會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李家長短,說這個好,罵那個不好的批評別人,但是就不知道對自己怎樣衡量,真有嘴說人,沒嘴說自己。

「手攜刀尺走諸方」,裁縫師手裡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真個是「線去鍼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比較上、分別上、自我上的忙,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我們能如祖師說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愛憎,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一有愛憎的心,就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甚至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白居易的詩喝,是他學佛後,有一次「特入空門問苦空」。空門,指的是佛教。這個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虛空,虛空裡面有萬物,包容一切,佛門對苦與空的體會最深,你來佛門問苦空,問對了!世間萬種苦,有身體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處不好他苦,物質不調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東西也苦,身體老病死時也苦,內心被貪瞋痴驅使也苦……,真是眾苦氾濫,苦海無邊。白居易希望對苦、空的人生能多了解一些,特地來佛門請示。

「空」是一種正見,一種緣起,一種般若,一種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內容,空是建設性的。因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亦是空。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詩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聽說藥山禪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就到處打聽,跋山涉水尋訪,終於在一個山頭的松樹下,找到了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過如此奚落,終於忍不住諷刺說:「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意思是說: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見了面後,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達世故的一個人。說完,很生氣地要離開。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貴耳賤目呢!」意思是說:你為什麼耳朵聽的就很寶貴,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為什麼你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