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ier van der Weyden, The Magdalene Reading, 1445 (London, National Gallery)

  被推測為凡.德.威登(VAN DER WEYDEN)作品的聖約瑟夫(Bust of St. Joseph)像與聖凱瑟琳(Bust of St. Catherina)像,是格爾本昂(Gulbenkian)美術館中屈指可數的名畫之一。
  
  一般都認為,這兩幅畫是從同一幅畫上切割下來的,但多年以來,一直沒辦法獲得證實。然而,由於修復技術的進步,已經發現它們和倫敦的另一幅畫,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 公開美麗的私藏
  
  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格爾本昂(Gulbenkian)美術館的創設者──卡爾斯特.格爾本昂是一位亞美尼亞籍的石油大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年收入是以千萬美元來作為計算的單位。
  
格爾本昂美術館 Gulbenkian museum  在長達四十年的歲月裡,格爾本昂悄悄地收購了許多第一流的美術品,有一段日子,他幾乎把這些作品,只當作自己的賞玩之用。如果,有人要求觀賞時,他會以:「我是東方人,因此沒有將私藏供別人參觀的習慣。」來斷然拒絕。他把自己藏在面紗的背後,而且也曾說過:「比可以用金錢買得到的東西更為珍貴的,就是隱私權。」
  
  然而,他絕不只是一個利己主義者。根據遺言,人們運用他所遺留下來的龐大資金,設立了文化事業的財團。其中的一環是,在里斯本興建美術館,而將其所有的收集品全部公開展示。
  
  由於他生前厭惡名譽和聲望,所以獨自享受著以收集高級作品為主的富裕生活,但是死後則將收藏和資產還給社會。他這種合乎理性的做法,和希羅多特斯(Herodotus,希臘歷史學家,484~425B.C.左右)所寫的古代亞美尼亞人,有著共通之處。

Gulbenkian with Kitten  


  ● 百分之五先生
  
  「百分之五先生」(Mr. Five Percent)是卡爾斯特.格爾本昂生前的一個綽號。他是一八六九年出生於伊斯坦堡。父親從事金融業,但也涉足石油的買賣。
  
  卡爾斯特曾在英國學習過工程。二十二歲時,他根據旅行所得到的體驗,在巴黎出版了一本名為「特蘭斯卡沙斯和阿普歇隆半島」的書。
  
  從這一點可看出他腦筋靈活和擅長交際應酬的天性,所以他能和鄂圖曼土耳其政府建立獨特的人際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他介入了英、德、法、美等國在美索不達米亞角逐石油權益的複雜競爭中。當時,他因擔任顧問和交涉的代表,而成為重要的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土耳其石油公司再度改組。身為大股東的兩家英國系統的石油公司,提出了相當於土耳其石油公司全部資產的「百分之五」給格爾本昂,這就是「百分之五先生」(Mr. Five Percent)綽號的由來。
  
  這個決定並不是格爾本昂的本意,可是,隨著石油登上了能源的王座之後,利用這百分之五的股份作為核心,他終於成為一個大富翁。在描述有關中東石油的書裡,他常以「狡猾的亞美尼亞人」的面目出現。

Fundação Calouste Gulbenkian, Centro de Arte Moderna (Sir Leslie Martin)格爾本昂美術館
  
  ● 格爾本昂美術館
  
  一九六九年在里斯本揭幕的卡爾斯特.格爾本昂美術館中,除了常設的展示室之外,還另有研究室、臨時展示室、大廳、圖書館、收藏庫、書籍修護室,甚至於酒館等等。全館不僅僅是設備而已,就連資料也給人一種花費頗鉅的感覺。
  
  美術館的繪畫部門陳列著從十九世紀開始到二十世紀為止的名畫,如凡.德.威登、魯本斯(Rubens)、林布蘭(Rembrandt)、瓜第(Guardi)、根茲巴羅(Gainsborough)、特納(Turner)、柯洛(Corot)、馬奈(Manet)、米勒(Millet)、狄嘉(Degas)、雷諾瓦(Renoir)……等名家的畫都有。


格爾本昂美術館  
  格爾本昂也曾秘密地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財政陷入困難的蘇聯政府,買下了以魯本斯(Rubens)為首的一批名畫。在俄國大革命之前,它們本來是屬於俄羅斯皇帝的私藏。
  
  目錄中所記載的收藏品包括有中近東、中國、日本等地的美術品,總數達到了一○三九件。這些精品百分之百都是由「百分之五先生」親自蒐集來的。
  
  最初,他把買來的美術品寄放在畫商那裡,不久之後,他就在巴黎的伊耶那街買下了一棟房子,並將收藏品聚集起來,使它儼然成了一座美術館。不過,鑑賞者都只限於格爾本昂本人,以及較親密的朋友而已。一九三○年,他將一部分的收藏品借給倫敦國家畫廊展出,這時候,人們才首次知道有這些美術品的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他本來考慮要興建一座容納收藏品的設施,來作為倫敦國家畫廊的一部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卻又放棄了這個設館計劃,而把收藏品從倫敦移到華盛頓的國家畫廊。
  
  ● 最後的遺囑

  雖然,他也曾興起在華盛頓的國會大廈附近設立美術館的構想,不過,依照他在逝世之前兩年所寫的遺囑,最後還是決定選擇在里斯本。而格爾本昂是在一九五五年逝世於當地的。
  
  格爾本昂的遺囑大綱是,為了將遺產用來振興社會事業、藝術、教育和科學,要在葡萄牙設立財團法人,並將總部放在里斯本。細節也包括了創設美術館,而把散在各國的收藏品齊集於一堂,公開展示出來。
  
  這個財團法人擁有豐裕的財政基礎,他們完全依照遺囑來進行各項活動,一九八○年的工作預算達到了將近三億新台幣。連美術館和會館在內的總面積,大約是七公頃;另外,還在巴黎和倫敦設有辦事處,員工的總人數則有八百多人。

Bust of St. 聖約瑟夫像
  聖凱瑟琳(Bust of St. Catherina)像   聖約瑟夫(Bust of St. Joseph)像

  
聖約瑟夫像與聖凱瑟琳像位置推斷  被推測為凡.德.威登(VAN DER WEYDEN)作品的聖約瑟夫(Bust of St. Joseph)像與聖凱瑟琳(Bust of St. Catherina)像,也是格爾本昂美術館中屈指可數的名畫之一。
  
  一般都認為,這兩幅畫是從同一幅畫上切割下來的,但多年以來,一直沒辦法獲得證實。然而,由於修復技術的進步,已經發現它們和倫敦的另一幅畫,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倫敦的畫,是指放在國家畫廊內,描繪抹大拉之瑪麗亞的一部分。將這幅畫的背景上所塗滿的顏料除去,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有某位人物的下半身、持着念珠的手、以及窗外的風景。
  
  根據國家畫廊的馬丁.迪比斯的研究指出,這位站立的人物與窗外的風景,和格爾本昂美術館的「聖約瑟夫(Bust of St. Joseph)像」是互相連續的。而且,窗外的流水,也和「聖凱瑟琳(Bust of St. Catherina)像」背景的流水相通的。


Lisbon Street  
  ● 褪色的海之城市
  
  格爾本昂是在里斯本渡過晚年的。里斯本(葡萄牙語:Lisboa [liʒ'boɐ])是南歐國家葡萄牙的首都,位於伊比利半島的特茹河(Rio Tejo)河口,瀕臨大西洋,名字原是腓尼基語,意思是「良港」。是典型的海洋城市。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里斯本是當時歐洲最興盛的港口之一。
  
  里斯本無論是建築物或裝飾,都很整潔雅緻,甚至,連居民也是如此。在這裡很少看到體格魁梧的男人,頗令人感到有些意外;即連街道的色彩也有些不可思議:那顏色看起來好像是弄翻了上等的水彩顏料盒,而又稍稍發暗的顏色。直覺上,色彩似乎沒有經過統一,但又不感到刺眼。仔細查看之後,就可發現,它們是採用溫暖的膚色和近於粉紅的橘色來作基調,再將其他顏色溶入其中。
  
  里斯本的居民以「FADO」來唱出人生的悲歡離合。阿瑪麗亞.羅德里格斯(Amalia Rodriguez)的一首「黯淡的舢舨」就甚為出名。Fado又稱為悲歌,是葡萄牙民謠的一種。即便是聽不懂歌詞,但透過哀怨的曲調,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種「我們悲傷不已,可是卻無能為力啊!」的悽涼氣氛。
  
  
  
  --資料摘自《世界名畫之旅5》(文庫出版社,1992年6月15日出版) 
 

Telhados Lisboa 
  
 延伸悅讀 Lisboa: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里斯本的地區已經有伊比利亞人居住。西元前205年起為羅馬人統治,當時的統治者凱撒把這個地區升格為市,並命名為「Felicitas Julia」(意為「祝賀凱撒」)。可是到西元5世紀起相繼被蠻族占領,而在八世紀更被摩爾人所奪取,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除了在市內興建了很多清真寺外,還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牆,在他們的統治下,城市發展迅速,而在當時,市內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等。
  
  摩爾人一直統治里斯本直至一一四七年,他們被阿方索一世率領的十字軍擊敗,使得里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一二五六年,里斯本正式成為葡萄牙的首都,從此就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心一帶重要的貿易城市。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達.伽馬都是由里斯本出發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險的,因此,到了十六世紀可算是里斯本最輝煌的時期,大量黃金從當時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運到里斯本,使得里斯本成為歐洲富甲一方的商業中心。
  
  一七五五年,里斯本發生了一場「里斯本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嚴重衰落,從此葡萄牙的國力也開始走下坡。及後在十九世紀,拿破崙入侵里斯本,當時的皇室集體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斯本則是少數開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現在它是葡萄牙的政治、文化中心,第一大港與第一大城。
  
  一九八三年,貝倫塔及熱諾尼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九九八年,里斯本主辦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資產」,以配合里斯本海洋城市的特色。博覽會舉行共132天,總計一千萬人次參觀。
  
  里斯本市的人口大約是564,477人,人口密度為6,658人/ km²,而大里斯本地區的人口就高達2,800,000人。大里斯本地區是歐洲其中一個人口增長得最快的地區,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到2050年該地區的人口會增至450萬。此外,據葡萄牙報紙《快報》Expresso對生活水準的統計,里斯本是全葡萄牙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PacoRibeira-18thCentury 18世紀的里斯本 

上圖:十八世界的里斯本

Lisbon monument 航海紀念碑  

上圖:Lisbon monument 航海紀念碑

 

 延伸悅讀 Fado:  
  
  「Fado」一詞出於拉丁文Fatum,意思是命運(Fate),即為命運之歌。Fado又稱為悲歌,是葡萄牙民謠的一種。它由歌曲和器樂兩部分組成的,歌聲充滿悲切、哀怨之情。它起源於里斯本的莫朗區。相傳中世紀摩爾人被基督徒趕到了這片山坡上,在此地的生活充滿悲哀與怨憤,他們也由此創作出來了頗為傷感的音樂,後來演變成了Fado。演唱Fado以女歌手居多,幾把吉他或是魯特琴伴奏,在表演時她們還都清一色穿著黑衣,表情肅穆,以紀念十九世紀初偉大Fado歌者:Maria Severa──一個吉普賽妓女。
  
  Fado這種哀傷的曲風,也和當地的文化有一定關係。大航海時代,當看到自己的丈夫,兒子奮不顧身的投入茫茫的大西洋時,那些守望的女人心情悲愴,所以,Fado從中世紀傳唱到今天,唱的不外乎是生、死,與生死相戀這些人生沉重的主題。
    
  將Fado推上國際舞臺的是葡萄牙的阿瑪麗亞.羅德里格斯(Amalia Rodriguez),她1920年生於里斯本,近二十歲時她一舉成名。作為卓越的Fado藝術家,阿瑪麗亞.羅德里格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她不但使Fado名揚天下,而且使世界上的億萬民眾對葡萄牙這個國家有所瞭解,因此,葡萄牙人民都對她十分尊崇,並引以為榮。

  葡萄牙為紀念這種享譽世界的民謠,及那些將其推廣到世界舞臺的音樂家,特別發行紀念銀幣一枚。該幣為葡萄牙法定貨幣,屬於「2008歐洲之星」項目之一,由葡萄牙造幣廠鑄造。   
 

葡萄牙Fado紀念銀幣

葡萄牙Fado紀念銀幣

  紀念銀幣正面圖案:中央為一把傳統的葡萄牙吉他,又稱「Fado吉他」。銀幣的左上邊緣分別刊國名、年號及「歐洲之星」標誌,右上方刊面額。   紀念銀幣背面圖案:左側為「Fado女皇」阿瑪麗亞.羅德里格斯(Amalia Rodriguez)肖像,中央為「Fado」字樣,右上緣為「Patrimonio Cultural」(文化遺產)字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