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
  2005年,有機會參觀了林耀堂先生「相遇‧文學‧畫面」個展,48幅以台灣當代詩人、作家為對象的版畫系列作品,阿盛老師亦在其中(左下)。林老師表示,為能夠準確抓住作家神韻,除了必須的攝像外,他並曾多次造訪與作家「閒聊」,真正是南北台灣走透透,所以每幅畫作背景都有其象徵意義。

  盛師曾以文字為台灣作家列傳(《作家列傳》,爾雅出版),林老師則以先進的數位版畫為台灣當代文學作家的面貌,留下生動而鮮活的圖像。


  ──以數位擬古的繪畫世界

  看林耀堂的《黃虎印》劇本繡像展

 

《黃虎印》插圖〈無情折花〉。林耀堂/圖片提供

  文明世界普遍進入數位的時代,已經有三十年以上的光景,專家說,目前還是這一種媒材的起步,往前足足還有一百年的發展空間,目前看來,日新月異已經不足以形容數位世界進步之快。在台北的光華商場數位電腦市場,至少每隔五日,價格表就要重新調整一次,這樣的現象,在世界上找不出第二種產品可以相比,自然,也讓使用者覺得要趕上新的,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的開發,也愈發的困難。

  對於任何一種行業,數位的介入,都可能造成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於顛覆。這種例證,尤其以藝術的表現為甚。藝術原本就要不斷的追求創新,電腦的突飛猛進,正合於藝術創作的本質。其實,由於數位開發爾後的衝擊,許多藝術傳播的定義也被迫重新調整。

《黃虎印》插圖〈地圖露白〉。林耀堂/圖片提供
  最近在國家音樂廳有一場演出,是由前考試院長姚嘉文的小說《七色記》中的〈黃虎印〉改編而成的歌仔戲。此劇的劇本,復經畫家林耀堂繪製出二十多張插畫,本也不是新鮮的事情,但是,以數位繪畫處理的傳統繡像,配合演出在歌劇院的文化藝廊展出,就很有意思。

  也許,從畫面看,這項展出跟一般的畫展沒有什麼兩樣,然而就表現方法而論,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時代性的變化。繡像在過去的版印書中,雖然是以木刻版印來表現,但那的確就是劇本、小說的插畫;藝術史上精采的插畫成為一代巨跡者所在多有,西方的羅特列克、日本的竹久夢二、中國的豐子愷,都是近代很具代表性的畫家,但他們卻是以畫插畫見長,進而成為畫史上的標竿。

  許多精采的插畫出諸大師之手,也顯示出在藝術的世界裡,雅俗共賞,其實是最高的境界。然而在如今,一幅日本的浮世繪已經可以成為最高檔的收藏,欣賞之餘,很難想像這些精美絕倫的櫻木版畫,當年只是一種放在禮品盒裡的表紙,其分量跟包裝紙沒有兩樣。藝術作品經過時代的淘洗,然後方才有機會卓然出群。

《黃虎印》插圖〈地母泣血〉。林耀堂/圖片提供
  很高興有若干學院派的畫家能夠在插畫這一塊園地中刻意耕耘,林耀堂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運用了數位電腦的技法處理。他最早的電腦繪圖作品在民國76年便在報紙副刊上出現了,那個時候的電腦無法跟今日的電腦相提並論,但是他卻以充沛的實驗精神作出十分先進的作品,二十年過去了,數位電腦作業比從前要複雜,也精密得太多。

  有的人可以以純粹的數位電腦作業製出難以瞧出破綻的畫作,因此也出現了許多新時代的畫家,他們的專長就是電腦作畫,乾乾淨淨維妙維肖,但就是機械痕跡太露而缺少一分拙趣。他們要熟知軟體硬體的發展狀況,要了解科技潮流,掌握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工具列中的操作方法。

《黃虎印》插圖〈富商悔婚〉。林耀堂/圖片提供
  有的數位畫家在他們的作品中刻意凸顯高科技的效果,有的則借重了高科技更加豐富了他們傳統的素養。林耀堂屬於後者,在這一次展出的《黃虎印》繡像,是讓人看不出高科技的痕跡的。他主要還是以新時代的產物,讓電腦科技服務於原來的傳統畫面。

  確實,養成一位傳統的畫家談何容易,倘若因為時代的變化使許多傳統的訓練付諸東流,一個勁的迎新,便失了豐厚的歷史資產,如此則文化與心靈的損失是無法以高科技彌補的。林耀堂雖然充分運用了高科技的成果,卻沒有受到時代性的牽絆,這一點正表現了他橫跨兩個時代的特色。再則,他畫的是插畫,卻如獅子搏象一般,全力以赴,無論取材、設計、製作、修飾,都非常用心,也體現了一位現代畫家灌注想法的時間、精神遠比消耗在筆墨水彩等瑣細的工夫上為多,這正是現代畫家之特色。

  他能全力的以數位時代的條件,表現出自己對傳統戲劇的深厚情感,這些畫作的構想雖來自「黃虎印」歌仔戲劇本,但很多人物的服裝配飾,他都詳加考證翻檢歷史資料;色彩的調配,則來自他童年埔里老家生活裡的家飾及看歌仔戲的記憶,以畫家的再詮釋,建構起這部歌仔戲的時空背景,把繪畫、科技、歷史與大眾的生活打成一片,為現代繪畫作了一個新的注解。 

 ● 繡像「黃虎印」——林耀堂2008個展,6月14日至6月20日於國家音樂廳(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文化藝廊舉行。

【2008/06/1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