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莫那魯道(鄭延齡 繪)
為什麼不能說是「山地人」呢?為什麼說人家「生番」就表示對那人輕蔑汙辱呢?
文字本身無優劣賤貴,不表善惡是非,其意在言表,如果心中坦然平等,那麼「生番」、「熟番」、「平地人」、「山地人」……不過就是「人」,一樣都是「人」……
看到公益紀實片「水蜜桃阿嬤」在網路間引起很多溫暖的迴響,相較之下,似乎新聞媒體及相關政府單位顯得低調了些,這部分自然不能草率行事;這幾年來商周持續地透過民間團體的共識合作,在這方面實際付諸行動,我認為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畢竟人道關懷是必要的,也因為現代人健忘的本性,所以隔段時間就需要被提醒。但我仍期望這種屬人的同體心,能早日無需假以他人,便能成為自然而然的生活文化。
這幾天與朋友閒聊時,其中有人不慎使用「山地人」這詞,即刻被另一位朋友糾正:喂,要說是「原住民」……這不禁使我產生另一個疑問……
為什麼不能說是「山地人」呢?依其居住的區域特性而產生的代名稱謂,這樣有什麼不對?事實上,不只山地人啊,都市人→庄腳人;台北人→下港人;河口人→內地人……不都是以其居住地(及特性)來分別的嗎,既然住在山上,為什麼不能稱之為「山地人」?
同樣道理,為什麼說人家「生番」就表示對那人輕蔑汙辱呢?
「生番」產生的由來,是因為過去語言不通,兩方無法做適當的溝通;雖然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國向以我為大,故有指其不文明、未開化的汙辱意涵,但文字終究該回歸文字本身,它原來是因〝無法溝通〞而產生的代名詞,如果稱者不以我為大、聽者不覺自卑低劣,那麼「番」字大可指意為〝語言不通的人〞,跟我們叫外國人〝阿兜仔〞意思是一樣的。
文字本身無優劣賤貴,不表善惡是非,其意在言表,如果心中坦然平等,那麼「生番」、「熟番」、「平地人」、「山地人」……只要是人,都一樣,反而那刻意〝原住民化〞的心中有梗,才會著於文字相;小時候,家父母常訓我:「啊,你是生番否?那會怎樣講都講未通?」,有聽沒懂就是代溝,這樣我很早就被當成「生番」了。「代溝」不分時代、無關潮流,同樣講英文的只要無法溝通,照樣吵架,甚至開戰;所以如果有人不認同我的看法,那就請他叫我「生番」吧。
-2007-06-18-
生番
台灣南島民族自明代以來被稱為「東番」或「番」。「番」字原含「武勇」的意思,但自隋、唐以來,常被用以指稱異族人群,並隨著時代演變,逐漸變成含有賤視之意。十七世紀末清代統治台灣的初期,統稱台灣原住族群為「番」,並依其受漢文化影響之深淺,文化、風俗的變異,或歸化與否、與漢人關係之良窳,以及所處地理位置,而有「土番」 / 「野番」;「熟番」 / 「生番」;「平埔番」 / 「山番」、「高山番」之分。此外,尚有介於「生番」、「熟番」兩者之間的「化番」。
清代對「生、熟番」的界定,在政治意涵上,其區別主要著眼於政府的統轄關係與賦稅概念,「熟番」指歸順清廷、接受教化且已移風易俗的非漢族群而言;「生番」則是「生教未通」、「闢處山谷」的人群。除了「生、熟番」之外,政治上對非漢民族的分類,還有一種 介於生熟之間的「化番」 / 「歸化生番」。對清政府而言,「歸化生番」不但不為民害且能助剿為害百姓的「兇番」,有助於治安的維持。而在餉稅關係上,歸化社代表有輸餉,但「不薙髮、不衣冠」的社,與輸餉應徭、薙髮、接受漢文化洗禮的「熟番」不同,也有異於不在清廷統治範圍中、不輸餉的「野番」或「生番」。可見所謂「生、熟番」的分類並非固定的兩群人,隨著他們與官方的關係演變,「生、熟番」的邊界常有所更動。
資料引用:台灣中部平埔族研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