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king/No Smoking」的片長及多次停止倒帶、重新開始另種截然不同發展的拍攝手法令我印象深刻,影片提供了許多「if……」,乍看好似人生的許多重大結果雖取決於過去某個當下的反應(在影片中就是抽煙或不抽煙……),但藉著一個回帶的動作,一切又充滿希望和各種可能性:原來分手的夫妻(或戀人)可能甜蜜的復合,彼此親吻著然後相擁一起去喝下午茶;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相見恨晚的愛情悲(喜)劇,也可能因為女主角決定先躲進樹叢下抽根煙而錯失與男主角相遇的那一剎那而〝倖免於難〞……現實生活當然不可能停格、倒帶、再重來,我們笑笑看著影片劇情略帶奇想荒謬的發展,卻無法對自己已成型定格的人生輕易地牽動嘴角,但如果這部影片只為呈現某種對現實認命的勸慰,那也不用花那麼長的時間來說服觀眾。
那麼,劇作家與導演、演員、攝影、燈光、剪輯……嘔心瀝血、大費周章的目的僅為好玩的實驗性嗎?我想當然不致如此平面──不斷的一次又一次重覆的一遍又一遍,再不斷的一次又一次重覆的一遍又一遍,在這些不斷的一次又一次重覆的一遍又一遍的過程裏腦袋被掏洗出一種說不明白的好笑:人生原來就是這樣,就像一根煙可以很重要,當然,你也可以當它是個屁,如此而已。
Smoking/No Smoking(吸煙/不吸煙)
導演:Alain Resnais
演員:Sabine Azema,Pierre Arditi
發行:1993
影片簡介:
改編自英國話劇作家 Alan Ayckbourn 1982年的作品「Intimate Exchanges」──一個故事,九個角色,卻可變出上下兩部一共十二個不同的結局,更神奇的是這九個角色竟只由兩位演員扮演!吸煙與不吸煙似是隨便的選擇,但原來一念之差足可以令結局大不相同……
在英國一個小鎮,火爆校長 Toby 和他神經質的太太 Celia 吵鬧不休,校長自卑的摯友 Miles 和他風流的太太 Rowena 婚姻關係亦亮起紅燈,再加上校工 Hepplewick 和校長的家務助理 Sylvie,這故事怎能不錯縱複雜?
評語
法國新浪潮代表導演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未成為電影大師之前,原本就打算投身話劇界,故這電影改編自話劇作品自然不足為奇,觀乎阿倫雷奈也沒有矯揉掩飾地作太電影化的修改,此片就活像把一齣話劇搬到菲林片上:全室內的取景,分成一幕幕般的片段,演員略帶誇張的演技,人物進場或離場的方式,通通都很有話劇的風格,加上攝影機絕少移動,拍攝角度和剪接方面亦無甚花巧,大概阿倫雷奈就希望借電影這媒體來實現他的話劇夢吧?
此片最借用電影之便的地方,可能是它只用上兩位演員(Sabine Azema 和 Pierre Arditi)來演繹多位角色,之後再把這一幕幕由不同人物組成的幕次合併在一起── 在現實的話劇中,假如只有兩位演員,相信肯定來不及在短時間內造頭髮和替換衣服吧?話說回來,這兩位演員也實在厲害,九位角色扮得各有特色,演技互相輝映,Pierre Arditi 捧回一座凱撒獎最佳男演員,可惜 Sabine Azama 只得最佳女演員的提名而已。
「Smoking/No Smoking」的故事結構,說穿了其實就像那些選擇對話,然後「印印腳」看CG圖片的日本溝女game,只是導演在這裡把所有結局都逐一交代而已,相信有玩同類遊戲的朋友,也會聰明地在每次作出選擇前儲存遊戲,以便日後看看作出其他選擇的發展──阿倫雷奈亦是一樣,電影經常〝回帶〞跳到前一段再來,加插一句〝或者,他/她說……〞,引伸出故事的另一個結尾,藉以指出一些表面上看似毫不相關的選擇(例如吸煙/不吸煙),如何可以大大地影響往後發生的事情……
談到人生中的抉擇和機遇,自然令人想起波蘭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名字,但阿倫雷奈卻不如奇氏般在意剖析人性和道德問題,「Smoking/No Smoking」一直維持著一點幽默感,間中也會揶揄中產階級的虛偽,例如擔心旁人在看著自己,對老詩人 Hepplewick 那墓誌銘的嘲諷,Sylvie 裝模作樣地學走路等等……,不過,電影但始終保持輕鬆活潑的調子,沒太多思考性的內容,倒頗有法式小品喜劇的感覺。
就像阿倫雷奈的另一齣作品「My American Uncle」(美國舅舅,1980)一樣,此片亦有非常多的對白,一邊追字幕一邊看電影也看得有點吃力。另外,相信從介紹文字中亦不難猜到,這齣上下兩輯共長差不多300分鐘,不停以同一招數〝回帶再來〞的電影,比較著重形式性,看久了難免有點冗贅。
到底一些不以為然的抉擇,是否真的會影響一生?阿倫雷奈在電影中告訴觀眾這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實吸煙/不吸煙與往後發生的事情之間,真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嗎?人們觀察出的這些所謂〝因果關係〞到底有多真確?抑或,這些不過是巧合地在時間上接鄰發生的事件而已?假如 Sylvie 是否答應與 Miles 外遊真會長遠影響兩人的將來,那麼一些無關痛癢的〝或者,他/她說……〞對後事又會有多大影響力?
無論你的見解如何,阿倫雷奈這兩齣姊妹作品示範了一種獨特的電影創作手法,證明這位慣於挑戰電影形式的導演,在晚年時亦滿有破格立新的創作力;然而,誰又會猜得到,阿倫雷奈拍畢這長篇作品後,竟會改行拍流行音樂劇?
【明報專訊】
《吸煙》、《不吸煙》(Smoking /No Smoking)可以是兩部戲,又是一部戲,如果只看一部,就由《吸煙》開始吧,如果看足兩部,大抵連煙民也可以自動戒煙了──不是電影主題反吸煙,而是兩部片共長四個半小時,一氣呵成,能抵得住煙癮的,大概也可以索性將之戒掉。不過,阿倫雷奈要說的,是吸煙和不吸煙,都可以是一次人生大抉擇,命運各異。
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今年83歲,是50年代成名的一群法國新浪潮導演中,至今仍然活躍影壇的異數。60年代法國電影界歷史,到今天已經成為神話,每個在當年出道、成名的電影人,都變成傳奇。他們的榮譽來自創作電影時勇於嘗試,大膽創新,不斷開創不同的電影語言。到今天大部分作品已成為電影藝術,影響幾代不同國籍的年輕電影工作者。
愛徘徊在時光的意識流中
不過,你可以學尚盧高達的抽象跳接,學杜魯福的通俗多變,學伊力盧馬春夏秋冬一生深情,但從來就沒有人能(或敢於)學阿倫雷奈,在時光旅程中徜徉在意識流裏。光影中的時間與空間,都不再是限制思海的桎梏,每一格菲林都是興之所至,隨心所欲。對於《廣島之戀》(1959),《去年在馬倫巴》(1961),《穆里愛》(1963)這三部曲,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於1963年形容雷奈刻意令觀眾感到疏離,產生類似間離的效果。從布萊希特提出的間離主張中,用意在於脫離傳統小說敘事,要觀眾冷靜地反思角色及自我關係。
雷奈受文學影響很深,桑塔格甚至指雷奈的技法是直接得益於文學。以上的三部曲,便受到五、六十年代法國新小說的影響,刻意壓低傳統故事的心理或社會意義,從形式上再發掘情感或事件的結構。所以,說雷奈是一個形式主義者,也沒幾多人會反對。
形式主義一直貫徹於雷奈的作品中,這可以是代表風格的形容詞,也可以是批評的貶詞。不過,雷奈從來不是大娛樂家倒也是事實,他追求形式美、形式的創新。《吸煙》、《不吸煙》可說是意識流三部曲後,投進文學或舞台劇改編的另一階段的代表作。這是雷奈對電影與舞台劇形式的探討,是電影敘事形式的實驗,也衝擊觀眾對「一部電影」構成的整體概念。
改編自英國長篇舞台劇
《吸煙》、《不吸煙》改編自英國劇作家Alan Ayckbourn的長篇舞台劇《Intimate Exchange》。原著劇本共8幕,分數晚在劇場表演,全劇只有兩個演員,串演共9個不同的角色,5個女角,4個男角。每幕都有兩個結局,8幕加起來,共16個不同變奏,全由劇中人的取捨抉擇而改變。雷奈把劇作改編,《吸煙》拍出首3幕,《不吸煙》拍尾3幕,放棄了中間兩幕,16個不同結局減至12個。電影較舞台劇靈活的地方,是剪接。不用一幕演完才到另一幕,雷奈把幕與幕之間的時間,以5日、5星期及5年三階段來推進,交代角色作出抉擇後,產生不同的際遇。
這種「互動劇場」,毫無疑問有間離效果的影子,觀眾時刻被提醒演員是演員,情節不斷從頭再演。《吸煙》、《不吸煙》並不如意識流三部曲般深沉,相反處理得輕鬆通俗。故事圍繞英國約克郡一對中年夫婦瀕臨分離的關係,全片在影廠拍攝,男女演員Pierre Arditi和Sabine Azema一直都是雷奈的御用銀幕拍檔,橫跨20年,直至《老調重彈》(1997)方止。兩部電影的起始一樣,轉捩點在於女主角校長夫人Celia於片首在家中庭園,因夫妻關係弄得情緒欠佳,正在思索是否燃點一根香煙時,便走出兩種不同情節的發展,是一場命運遊戲,戲中人被命運作弄之餘,戲外人也像在作弄命運。
兩演員演活九個角色
人物關係縱橫交錯,單是一屋之內,已經暗藏3段感情關係﹕酗酒校長與失意夫人,夫人與粗獷園丁,園丁與時髦侍女。故事隨夫人出發,如小女人的她要脫離家庭困局,出外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每場都是單對單的對手戲,惟靠剪接,演員才能出入場景接換角色。當然,劇本其實可以由9個不同的演員演出,但作為一個演出形式的實驗,兩個演員演活9個不同性格、裝扮、語氣、行為的人物,也許更令觀眾感到有趣。
《吸煙》、《不吸煙》除了影響桂妮芙柏德露主演的《緣份兩面睇》(1998),或活地阿倫的《美蓮達與美蓮達》(2004),同樣是把玩人生遊戲,生命有take 2﹔還因戲中用作間場的畫作風格,令人想起普魯斯特小說《追憶逝水年華》的繪本版。影片色彩鮮艷,佈景服裝青綠艷紅,活像是一部活動繪本。主題不是說吸煙就沒好結果,不吸煙就大團圓,吸煙、不吸煙只是引子,是西方人(特別是法國人)的生活習慣,就像占渣木殊用來串連不同人生段落的《咖啡與香煙》(2003)──大抵在吞雲吐霧之間,阿倫雷奈亦早已看透逝水年華,在反覆咀嚼、追憶人生的苦與甜。
文/皮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