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新文學之父


    影漸西斜色漸昏

    炎威赫赫更何存

    人間苦熱無多久

    回首東山月一痕


    ~ 賴和 夕陽 ~


   賴和,本名賴河,另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筆名,詩人、小說家,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先覺者,主持《台灣民報》「文藝欄」,大力發掘、培養青年作家,是三○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領航者。公元一八九四年出生於彰化,畢業於台北醫學校,其後在彰化開設醫院,懸壼濟世之餘,加入「台灣文化協會」等社會、文化運動團體,為日治時代台灣人抵抗運動的要角,一九二三年十一月「治警事件」發生時,他被捕入獄,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再度無故被捕入獄五十日,因病重出獄,一年後,於一九四三年一月病逝。

  賴氏原為舊詩人,加入文化協會後,因積極投入抵抗運動化身的文化鬥爭及思想啟蒙運動,改寫新體詩和小說。一九二五年開始,陸續以白話文發表隨筆、新詩和小說,成為號稱日治時代「台灣人喉舌」的《台灣民報》上的骨幹作家。賴和在台灣新文學運動初期,不僅是最有力的實踐者,也是運動價值觀的主導者,他把新文學定位為,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台灣人民,抵抗壓迫,文化鬥爭的手段和台灣人民思想的啟蒙運動。因此,像他發表的第一首白話詩 ── 〈覺悟下的犧牲 ── 寄二林事件戰友〉,就是在聲援二林蔗農組合受難的蔗組幹部及蔗農。他們為了抵抗製糖會社的蠻橫態度,遭到警察的凌辱毒打。賴和認為他們這些「弱者的鬥士們」提供的犧牲是經過「覺悟的」,難能而光榮。

  賴和的詩、文,都建築在為了抵抗強橫無理的凌辱、壓迫、剝削的動機上,站在人民的立場發言,雖然他自己長期都在統治者的監視壓力下過日子,又曾兩度被捕入獄,但賴和的文學既不站在自己的階級為自己的利益說話,也不記自己的事,明顯地看出他把文學創作的意義,定位在社會運動。他的小說人物都以一般平民為主,寫農民、菜販、婦女,批判、譴責的矛頭,則指向警察、士紳、官吏。平民受到後者經濟的壓榨、剝削,人格的摧殘、凌辱,政治的迫害,雖然都是他同時代或比他晚進的作家作品中常見的題材,反映了日治時代台灣人民被殖民統治下衍生的共同遭遇。但作為台灣新文學運動領航者的賴和,卻是開風氣之先,領導文學加入抵抗運動,為建立抵抗文學身先眾人,而且具有別人不及的抵抗勇氣和強度。

  譬如小說〈一桿秤仔〉,描寫初做生意的菜販,被習慣欺壓良民的巡查無理刁難、凌辱,作者暗示了菜販最後以捨命和惡警一拚的決絕。這樣高強度沒有妥協的抵抗,在賴和的作品中,不是偶然的特例,而是一種信仰,一種他所信奉的文學創作的目的。一九三○年十月,慘絕人寰的「霧社事件」發生時,賴和作〈南國哀歌〉一詩,揭發統治者以毒瓦斯、機關鎗、爆裂彈、飛機等先進戰爭武器屠殺霧社原住民,痛斥日警把我們的婦女當消遣品,任意蹂躪,凶惡地虐待我們的兒童,像牛馬般壓榨我們的勞力,大聲怒責統治者略過這些導至事件發生的原因,不去反省,反而用戰爭手段對付手無寸鐵的平民。詩裡還高呼:兄弟們/憑一身/憑雙腕/和他們一拼。他的文學裡,那種「理直氣壯」的抵抗意識,不僅是構成他的文學最重要的質素,更是整個台灣新文學的主體精神所在。

  賴和的文學,可以用彈無虛發來形容,幾乎篇篇都指向議題嚴肅,需要以生死為賭注的重大抉擇。被「退職官拂下無斷開墾地」事件,奪走冒險辛苦開墾的河川地的農民,猶如墜落萬仞罪惡之淵,「如屠場之羊、砧上之魚,絕望地任人屠殺割烹」在〈流離曲〉一詩中,賴和就是用「生乎?死乎?」刻劃這些被突然奪走田園生計的墾民的心情。隨時不惜一戰、不怕一死的精神,應該是賴和在細心診斷了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形成的病症,所開出的精神藥方。〈一桿秤仔〉裡的「秦得參」固然把自己當了肉身炸彈,和凌辱的巡查同歸於盡,但霧社的原住民,不抵抗就要滅族的命運,抵抗卻保存了一線生機;〈惹事〉裡的年輕人,孤注一擲的結果,還是得到些許的勝利。抵抗,需要建築在犧牲的決心上,抵抗卻不等於無謂的犧牲,賴和的文學,可以說是建立在這樣的抵抗哲學基礎上。

  賴和可以說是日治時代,典型的,壓力下誕生的知識份子,他參與的社會運動或文化運動,都是重重綿密的壓力下存在的團體,賴和又是之中投入最多、最熱心的一員。他在這些運動中,特別是參加新文化運動的自覺 ── 也就是他的詩、文中一再提到的「覺悟」,猶如他一生行動中不可少的一盞照明燈。賴和文學中清醒、自覺的力量,使他的文學不至於盲無目標,文學清楚地就是為社會、文化運動效力,捨此,文學存在便無意義。這很像就是整個日治時代新文學運動的意義。賴和所以被人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領導者,就是因為他的文學觀豎立了台灣新文學運動最主要的精神標竿。

  作為台灣新文學運動拓荒時期的領導者,賴和在走進新文學之前,和他的晚年,大約寫了一千首的漢詩,他的白話文小說和新詩,也留下了追求以台灣話文寫作理想的痕跡,但語言不是賴和領導台灣新文學的重點,他自己說的「我生不幸為俘囚」的身世慨嘆,以及「勇士當為義鬥爭」的理想,才是台灣新文學裡賴和精神所在。



資料來源:「台灣文學步道」
古雅臺語人
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lieho.php
賴和紀念館 http://cls.admin.yzu.edu.tw/laihe/ 

 

資料來源:「台灣文學步道」古雅臺語人 賴和紀念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y 的頭像
    fly

    無 酒 館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