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960616淡蘭古道200週年健走(圖片提供:千里步道)

        山嵐遮樹影,泉飛濺苔青;

        蟬鳴震耳鼓,泥草沁俗心。
                       ──葉慈

    96年6月16日,今年五月節前不久,第一次參加了由千里步道籌劃中心主辦的淡蘭古道集集支線二百週年健走活動。抱著挑戰自己、突破圈制的想法將自己豁了出去:在自然山野間,人總是能從被電子水泥格式化的城圍中,找回原始自在的生活姿態吧!
    便當是為自己起寫一段歷史故事。



    行前一晚,照例要抱佛腳,上網搜查相關資料。原來從暖暖經十分寮到雙溪的「暖暖古道」,是屬淡蘭古道中的一段,
自一八○七年開闢迄今剛好滿二百年。

    未經整治的暖暖古道,山徑狹僻險陡。古道前段尚有當地人特意整理過,由大塊石木組織交錯、結構出的半原始山路,於此登山人尚能喝口壺水、流覽近野風光,待過得山下溪流後地勢開始攀高,路也愈形陡峭,老樹枝幹橫出、徑旁莽草叢生,眼與手腳俱不得閒,時聞前方傳來好意的提醒:「小心,這裏有根樹幹」、「這顆石頭很滑,要走旁邊」……前方人轉告後方人、一位傳過另一位,遇到難行處,不僅得留心落腳,還得兩手左右抓緊斜枝雜草以助力,昔時運送商物,赤足攀走荒野莽徑,肩背上還需得擔負重物,那般艱難行徑,於今實在難以擬想……風螺般嗡鳴的蟬聲一陣一陣如山巒起疊震動耳鼓,有別於山下「集集」的鼓譟巨響,處地逕是山林的原始樣貌,連腳下踩踏的雜音也顯出古味來,彷彿此身正穿越在今古的時空隧道間,性情亦時而野性、時而文明起來了。



    攀達山頂的石砌土地公廟時,已近午時,此處為過去運送貨夫中途的休憩點,前導犬「嘟嘟」撲前轉後,十分興奮,牠是此行最勇猛的健行者,想是常隨主人四處征戰,大家氣喘呼呼,搥肩拉腿,坐的坐,躺的躺,唯牠猶活力十足,彷彿這僅是小可的開胃前菜。休息片刻,山嵐漸起,看來午後雷陣雨恐會早到。



    登山最怕下山時,重力加速度,使腳下的滑石爆增數倍,全程均需得聚精會神,而山林濕潤的水氣,密度竟亦如耳鼓振譟的蟬聲快速昇高,很快帽子已不敷抵雨,大家只好尋處停下腳步穿戴雨具,我拿出垂頭喪氣的折疊傘,自知此舉甚為可笑,便幫人打傘以自嘲,幸好同伴經驗豐富,多備了簡便雨衣大方分送,否則,「落湯雞」三字恐怕尚不足以形容落難模樣。

    山雨透過單薄雨衣聽得雨打落在身上的聲音,顯出幽然的寂落蕭索,山林雨沫下,亙古的寂寞亦如起疊的蟬聲一代沿過一代,在那頃刻之間確實湧進心房腦海,彼那時我是否亦是商貨的挑夫人,在屢次不慎的滑跌間,我的記憶在撞跌中搖晃起來,恍恍惚惚,似古或今,足上的NIKE在蒙上土泥之前已失去提醒的作用,「嗡──嗡──」……「嗡──嗡──」,我莫名地感到些許愁傷,聽見同伴們彼此提醒叮嚀的呼聲更加頻繁了……。

    回到平地農場,心神猶幽忽恍然,睇睛眺望山嵐氤氳,淡薄雨霧中蟬音消擲,已聽不見了,只那片刻一個轉折,性格底的野性已落寞地息伏了。


    -2007-07-04-


 實況錄音:古道蟬音

  這次是抱著挑戰自己、突破圈制的想法將自己豁出去了,在山野,人總是能夠找回自在生活的姿態吧!


              



        來去看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