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n enterrement à Ornans, 1849-1855
尋找四十六位模特兒的身世
一八四九年夏天,庫爾貝自巴黎回到奧爾南鄉村,租了一間工作室,著手繪製其大作「奧爾南的葬禮」。村民熱情的歡迎這位出生於富裕地主家庭。如今正在巴黎畫壇嶄露頭角約三十歲畫家。
「在這裡找不到可充當模特兒的對象。許多村民為了想叫我畫他們,而蜂擁到我的畫室來。」這是當時庫爾貝在寫給巴黎朋友的信上所說的一段話。
在經過了一百三十年後的一九八○年,研究者嘗試在這幅「奧爾南的葬禮」上去搜尋那四十六位模特兒,企圖了解,在當時到底是哪些奧爾南的村民蜂擁到庫爾貝的畫室去?
除原有的研究資料外,此項調查還包括了國勢調查、尋找老舊的照片、訪問村民等等,如今在四十六人中,已明瞭其中三十七人的家世。另外發現了這些人的子孫有的仍居住在奧爾南村。
我亦前往奧爾南訪問,會見女畫家瑪迭爾,齊諾女士。
齊諾女士就是「奧爾南的葬禮」那幅畫,畫面上的左手邊,棺木的前面那位手持盛聖水器皿的白晰少年的孫女,她說:
「我還在孩提時,母親告訴我,那位少年,也就是我的祖父,名叫克勞德.約瑟夫.賈魯涅,當時只有九歲。」
「克勞德是個非常頑皮的孩子,有一次偷喝了做彌撒聖水用的葡萄酒,遭到祭司的責罵。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庫爾貝選為模特兒。」
「但是就在約定的當天,克勞德卻因出天花而發燒,無法起床,也不知哭鬧了多少天,最後終於獲得畫師的首肯,答應在他天花痊癒之後才作畫。」
奧爾南是接近瑞士邊境的一個小村鎮。大概是為了「回饋村鎮」,才使得庫爾貝創作了這幅畫。我從齊話女士的談話中,可以想像到,環繞在富有天份的青年畫家周圍的是鄉村特有的平靜悠閒,使人真心展顏微笑的情景。
可是,這幅「葬禮」完成後,村民的態度卻為之一變。因為此幅畫,在奧爾南村裡引起了一陣騷動。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庫爾貝遭到村民的厭棄。
「奧爾南的葬禮」完成於一八五○年,最初是在奧爾南的神學學校展示,同一年,移到巴黎的官展(沙龍)公開展覽。
庫爾貝給這幅畫的題名是「有關奧爾南人民葬禮的歷史畫」,這個誇張的主題,引起相當多的反感。除了一小部份的支持者外,在巴黎也遭到了嚴厲的惡評。
醜陋的繪畫
當時的巴黎畫壇一般的看法是,鄉村為「醜陋的東西」、「骯髒的東西」、「如果要畫鄉村的風俗的話,也只適合小幅的戲作」。可是庫爾貝這幅畫卻高達三公尺,長六公尺半,是一巨大的畫作!
此外,對「歷史畫」這個名詞,當時流行的觀念為,必須是將聖者或英雄做理想化描寫的作品才可列入。名不見經傳的平民們的葬禮習俗,根本沒有資格題名為「歷史畫」。
「這真是醜陋的作品」,這樣的非難,在巴黎幾乎呈一面倒之勢。「我才不想死在奧爾南呢!因為這幅畫把它描繪得如此醜陋。」美術評論家始終持這種論調。
巴黎人的惡劣批評,不久也傳到了奧爾南村,村民可以想像出整個奧爾南村和村民也都似在巴黎遭到非難一樣。「真是丟人現眼啊!」「都是庫爾貝造的孽,讓我們大家都變成笑柄了!」村民們一個個顯得怒氣沖沖。
特別是當初爭著要當庫爾貝的模特兒的那些人,一個個都改變了立場。模特兒群中,有:鎮長、祭司、判官和地主等等有頭有臉的人士,自此後,再也沒有人大聲談論有關庫爾貝和模特兒的事了。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年
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臣匠。
出生於佛蘭許.康提地方的奧爾南,21歲時前往巴黎。由於持續不斷的發表類似平民社會告白的社會主義式作品,而屢屢與學院派發生衝突,且因急進的思想和行動,晚年流亡於瑞士以終。
代表作有「畫室裡的畫家」(Painter in His Studio)「塞納河畔的姑娘」等。
─ 以上摘自《世界名畫之旅4》(文庫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