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我非常喜愛那些幽居在偏遠鄉村的莊園主的簡樸生活,他們在小俄羅斯通常被人稱為舊派人物,猶如年久失修而又優美如畫的小屋一樣討人喜歡,因為它色彩斑斕而又跟那些外表光潔的新建築物截然不同──後者的牆壁還沒有被雨水沖蝕,屋頂還沒有蓋滿綠黴,未經抹灰的門廊也還沒有露出紅磚來。我有時喜歡悠然暇想片刻,神思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的樂趣,在那裏任何一種願望都不會越出那圈著小小庭院的柵欄……』 ──果戈理《舊式地主》
    

    「剝皮寮」離「賊仔市」不遠,今日「賊仔市」舊貨依然昌熾,「剝皮寮」卻人去樓空,早已頹圮不堪。帶G去「阿秀」吃麵時,對面就是已被鐵皮圍起多年的「剝皮寮」,夏天夕照走得慢緩,「剝皮寮」顯出格外滄桑,風塵中彷彿依稀可聞昔時的鬧熱滾滾,整座相連的幢幢紅磚洋樓,宛如紅色壁壘連綿延至昆明街,和G意外發現鐵皮圍牆有「漏洞」──關閉多年的入口處今日微啟。和G壯起膽子向裏探進,不可思議!竟有條小街隱在樓牆後面,原來鐵皮圍起的不僅是老舊建物,而是一個曾經繁華的鬧市……
 


    入口處便是「太陽製本所」所在,落漆斑駁的看板,「陽」字已隨日月消去痕跡,從店名可推知其年代至少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據說是台北最早的裝訂廠。緊臨廣州街外側的建物,依其融合歐日風格的結構來看,在當時應是很新進時髦的,另側建物則保留較多的古樸,大塊的木板門,木階,閣樓……挑高樓層在當時是自然,現在超過二米二都可加抬坪價了。
    

    「剝皮寮」名字原始,攝相則相當少見,尤其是「內部」。一位穿著整齊的工作人員正好打工作室裏出來,見到我們露出一臉詫異,即伸手制止:「這裏還沒整修完成,還沒對外開放,前面那一區已整修好了,你們可以去那邊看……」,是的,一看也知道是「工地」,希望工人們懂得如何「古蹟維護」,我表示:「只是想拍幾張照片,而且就是要拍未整修前的照片,」G用拼命點頭為我壯膽,男人又一楞,隨之臉上露出恍然的笑容,說:「那你們自己要當心點。」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他的笑容及提醒的語句讓人感覺很溫暖,相信他是個懂得的人。


    此行是臨時起意,雖然難得進到「剝皮寮」內部,但薄日垂照,我和G又都只有照相手機,彼此心裏叫嘔,卻也沒能多加把握。離開「工地」後,果然旁邊就是一排整修好的「舊屋」,外牆及樑柱的建料可辨識新舊夾雜,顯然已盡力保留了,但是內部結構的煥然一新,實是索然無味,我和G面面相覷,唉聲連連,誰也沒有拿起相機的念頭,彼此輪流探氣巡完一禮,便「謝謝再聯絡」了。
    
    
    -2007-07-11-

    (補記-2007-07-09-)
 


  剝 皮 寮

    剝皮寮即今萬華區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坊,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自清朝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
   因此,剝皮寮可說是臺北市境內最完整的歷史街區之一,而從清朝經日據時期開發至今已將近150年,但本區已由老松國小徵收,民眾都只能沿著康定路或廣州街回憶當年的生活與風采。 
 

■艋舺剝皮寮的位置:

萬華康定路 173巷

康定路173巷是清時福皮寮街中後段,日治時期列為老松國小的預定地實施禁建至今,使得當地居民再無法改建或增建,有幸成為艋舺地區唯一所留下的清代漢人街道。
 

■剝皮寮的歷史意義

1.剝皮寮為艋舺現存唯一保有清代街型的道路。

2.剝皮寮街尾為清代北台灣最重要軍事營盤地點。

3.剝皮寮街是清代艋舺與古亭庄空間上必經要道。

4.剝皮寮是清代艋舺龍山寺祭祀圈的東南緣。

5.剝皮寮街是清末唐景崧遊行艋舺隊伍行進路線的起點,凸顯為台灣民主國歷史的起點。

6.剝皮寮街的發展為日治初期艋舺市街發展見證。
 

■剝皮寮的地名變遷

清代:稱福皮寮街、福地寮街。

日治:稱為北皮寮╳丁目╳番戶→再改稱北皮寮街╳丁目╳番地→街町改名後納入新富町二丁目╳番地或八甲三丁目╳番地

戰後:成為康定路173巷巷道及面臨廣州街的街屋。剝皮寮為當地居民的俗稱。
 

■剝皮寮的地名爭議

剝皮寮街名一直有爭議,代表著街名本身所賦予地域風格的特性。經訪談及文獻收集有二說,主要為剝獸皮與剝樹皮。

1.剝獸皮之說在《台北市志》有一段文字描述剝皮寮的產業:「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

2.剝樹皮之說主要為當地居民所提,論據為艋舺料館口在清代為木材的集散地,所以木材業為清代重要的產業之一,認為當時由料館用獸力將木材運至剝皮寮街進行剝皮。

3.但更可能的看法可能就像日本人改稱艋舺為萬華,將福皮寮街轉為日語發音北皮寮街,台人再轉為閩南語發音成為剝皮寮。
 

■剝皮寮的重要建築物

1.康定路167、169、171號永興亭,早期從事帆船貿易,167 號開過三光眼鏡行是台北第一家眼鏡行,牌樓面是以紅磚砌成,點綴有洗石子裝飾的小陽台、女兒牆。

2.康定路 173 巷 1號的三拱牌樓面,一樓為洗石子飾面,二樓則以磚構材,並有簡單的退凹線腳。

3.康定路 173巷 5 號的茶桌仔店是剝皮寮第一家經營的茶桌仔店,由廣州街移至現址,仍在剝皮寮街區繼續經營。經營方式與現下一般的紅茶店並不相同,平常聚集的族群是老人,也是此地與他地不同的老人聚會場所。

4.康定路 173巷13、15號的開基處,為剝皮寮古街區最早建築之房子,現13號亭仔腳下的門面已改建,15號則仍維持大正8年改建的日式木格窗樣貌。

5.康定路 173巷17號的日祥旅舍,早期為木匠工寮,戰後初期做為旅社的經營。店面還具有日式小格窗的立面,至今已經營三十幾年。

6.康定路 173巷37、39號的太陽製本所,從日治時期至今歷經三代,已將近百年歷史,是台北最早的裝訂廠之一。目前墀頭部份還保有火庫起出挑承接屋簷重量的形式。

7.廣州街161號的長壽號茶桌仔店,建築特色上為三拱牌樓面,全以紅磚為構材,一、二樓均做有連續三開間的半圓拱圈,柱頭、女兒牆也利用磚層層疊澀做出水平橫帶的裝飾線腳。

8.廣州街 155號與康定路173 巷10號的二店面,咸豐年間經營鴉片煙請賣;日治時代號為「宋協興」,改經營碾米店的生意。

9.廣州街135、137號,室內仍保有日式的風味,是剝皮寮古街區內,立面及室內空間保持相當完整為牌樓厝。

10.廣州街 123及125號的二樓露台店屋原為一般店屋,因日治時期開闢廣州街而另外加了一個露台式的帶有拱圈的騎樓,因位居消防池小廣場旁,成為全區最具深刻印象的建築。

11.廣州街 115號是經營已久的什貨,已有三代的歷史。現店主吳先生的父親吳王黃河先生生曾為台大的醫生,是台灣最早研發味素成功者。

12.昆明街298、300、302號及廣州街97號的呂阿昌醫生館。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也曾居住於此。建築立面為水泥粉光來飾面,有二仿希臘Doric柱式的圓形騎樓小柱。

 

見原 資料引用

  酒館留聲機:黃鶯鶯   留不住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