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通寶

  上圖左,即為比較少見的祺祥通寶。

  圖右的「同治」年號,大家都知道,但知道清朝曾有「祺祥」年號的人大概不多,而知道據稱是僅存落款「祺祥元年」的匾額就在台灣的人,可能又少之又少了。在老先生的【將就居隨筆】第二十三篇中,對此有詳述,在此且不談歷史,聊聊孔方兄之外傳。

  孔方兄,錢也。晉.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金瓶梅.第五十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閃閃響噹噹的無價之寶,滿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他不過向孔方兄告得個長頭假。」有人將內方外圓的孔方兄引為做人處事原則,但今天在此也不論倫理與道德,就說說「半吊子」的由來吧。

  時下說人做事魯莽、虎頭蛇尾,常形容對方做事「半調子」,音是對了,字卻用錯了,正確用法應該是「半吊子」。緣於古人為了便於數錢、付錢和攜帶方便,就用繩子從孔中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後來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稱一吊。一千枚錢稱一吊,一枚錢又稱一個子,那麼五百錢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夠一吊的數,比喻心眼不夠數。五百即半吊,半吊的一半是二百五,比喻心眼更不夠數。

  由此可見,半吊子、二百五都是從錢引出來的,用來嘲諷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為魯莽、做錯事的人。如某某半吊子,誰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酸說:「你二百五呀!」

  古人的智慧深知孔方兄的重要性,故生活中許多詼諧的稱謂都與錢幣有關。譬如有錢的人一身「吊兒啷噹」,就被用來形容人放蕩不羈的樣子。於是你看一個人能跩個二五八萬的,便八成肯定是有錢壯膽囉。

祺祥通寶(正面)

祺祥通寶(背面)

祺祥通寶(背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