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nce 

  上週大早隨家人返鄉掃墓,延途已上國中的大姪女一張臭臉,意興闌珊,活動總要人吆喝半天,想是還在「起床氣」;然,時已近午,大人趕得匆忙,唯恐不及在午前完成祭拜先祖,壞了習俗,見她動作慢吞,不免有氣,催促的聲音也大了起來:都到中午了,太陽都照過屁股了,也該醒了吧。大姪女一臉不悅,卻反問:「清明為什麼要掃墓?」啊,原來不是起床氣啊,竟是氣惱清明壞了她的假期。

  於是大人為之說明清明掃墓的重要性:是為慎終追遠啊!

  (還好她沒繼續追問為什麼要慎終追遠,否則除要感歎教育失敗、惹一肚子火外,恐怕如何解釋到她明白鬍鬚都會打結)

  大姪女怨怨地說:清明是要放風箏。

  大人們當場愣住,多無厘頭對話啊,彼此相問有聽說否?無也。

  「老師說的,清明要放風箏。」

  欸,「老師」說的,就不能隨便推翻反駁了,遂轉問正在當老師的堂姪,他也搖頭:我也無聽說過也。

  既然經驗無法提供正確答案,大哥很快轉了話題:清明放不放風箏不重要,但掃墓是絕對要;雖然掃墓很麻煩也有點累,但愈麻煩愈累,愈能顯出它的重要性。

  大人們紛紛微笑點頭稱是,並相繼回憶起往年尚未撿骨厝至靈骨塔前「找墓」的辛苦滋味,尤其是祖太輩的墓地錯置於宛如亂葬崗的偌大墳區,如何找墓是重要的傳承:從第幾棵大樹進入墓區之後往前走,找到大石頭後,面向西方再走幾尺……是某某祖太的墳墓;然後再……是某某祖太的……--總覺過去那般才真叫「掃墓」。

  隨着回憶,大人們跟着開始討論:到底原來的清明節是農曆的幾月幾號?概漢人行諸節事向以農曆為依據;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後,才制定國曆四月五日為國立清明節。我不禁好奇,那麼,原來的「清明節」究竟是哪一天呢?另外,真有清明節放風箏的習俗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 杜牧

  由詩可知,清明起源起碼早於唐代,且其時節落雨紛紛。原來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的清明節,正是寒冬過去,春回大地的時候,這個時候,中國大陸長江以南一帶經常陰雨綿綿。在《e世紀十萬個為什麼?》一書中說明,因為冬天,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霸佔著江南,雨水較少;等到春天來到後,東南方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當暖空氣和冷空氣碰到一起時,就會發生衝突。冷暖空氣發生衝突的地方,就會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

  清明時節,冷暖空氣正好在江南地區的上空來來往往,十分忙碌,所以經常出現細雨紛紛的天氣。另外,江南的春天,低氣壓非常多。低氣壓裏的雲走得很快,風很大,雨很急。每當低氣壓經過就會出現陰沈、多雨的天氣。所以清明前後,江南一帶大氣層裏的水氣比較多,這種水氣一到晚上就容易凝成毛毛雨。由於這些原因,於是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

 

  清明的起源:  

  (一)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寒食」節,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周禮「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徹底防患火災,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

(二)後來又發現人民吃一個月的寒食,有害健康,人縮短為三天,所以又叫「三日節」或叫「古清明」,在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必須早上拜公媽,再到墳上祭祖,這一天是為「死」人而祭,所以叉叫「死節」。

  (三)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南方,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尤其為了分辨「漢胡」,加強掃墓祭祖,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於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掃墓祭祖、以及春遊的重要節日。古代曆法家取冬至為一年之始,將一年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稱二十四節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
 
  宋朝以後,清明最重要的活動即是掃墓,親族子孫到祖先墓前,祭拜焚香,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 
 
 
  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
  .踏青(起源於唐代)
  .盪秋千(鞦韆)
  .潤餅
  .斷鷂放災(起源於清朝)
  .拔河
  .蛋雕 
 
 
.清明節俗-掃墓 
 
  宋朝以後,清明最重要的活動即是掃墓,親族子孫到祖先墓前,祭拜焚香,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

  在台灣,一般掃墓的方式可分為「掛紙」及「培墓」兩種。「掛紙」又稱「壓紙」,即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首先剷除墓上叢生的雜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壓在墓頭、墓碑之上,最後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並焚燒紙錢。「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須準備三牲、或五牲及菜碗,備妥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在墓前點燃子孫燈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在客家習俗中,掃墓祭典完畢後,還要剝蛋瞉撒在墓上,以「脫瞉」象徵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並分發周遭圍觀的孩子粿類或錢,稱為「印墓粿」,以表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踏青(起源於唐代):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盪秋千(鞦韆):
 
  秋千以前叫做「鞦韆」,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這就是秋千的雛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秋千帶入中原。開始時只有一條繩子,用手抓住繩子盪來盪去,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千秋改為秋千;到唐代,盪秋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正因為在清明時節到處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將它稱之為「鞦韆節」。
 
 
.清明習俗:潤餅
 
  有些地方在清明時製作春捲,春捲又稱「潤餅」。 

  唐朝即有立春日吃春餅的習俗,杜甫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也提到:「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春餅傳至閩南,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另外,據說太平天國時,捻匪作亂,蔓延到閩南泉、漳一帶,由於當時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於是有人想出辦法,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以此祭墓。因而春捲也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
  
 
 
.清明節俗-斷鷂放災(起源於清朝)
 
  風箏,古稱「紙鳶」,相傳起源於一千五百多年前侯景之亂。當時梁武帝深陷重圍,一名部下獻策,提議以紙張仿效鷂鷹製成紙鳶,待風起,即可順風縱放,以達友軍。後來此計失敗,紙鳶遭敵軍射落,但紙鳶由此而起。
 
  明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一「風箏」:「漢高祖之征陳稀也,韓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官遠近,欲穿地隧入宮中,今謂之風箏。」
 
  明 陳沂《詢蒭錄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 漢 李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鳴,俗呼風箏。」。

  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習俗源於清朝,兼有「斷鷂放災」的深層含義。

  暮春三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是戶外冶遊的好時節。自古以來,墓園多位於郊區,到了清朝,便發展出清明掃墓「放風箏」的習俗。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一七五八)記載:「清明掃墓,……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除此之外,清明尚有「斷鷂放災」之俗。所謂的「清明放斷鷂」,就是在清明節放風箏之時,人們將所有的災病寫在紙鳶上,待風箏高飛之際,剪斷風箏線,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也象徵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

  即是每逢清明,人們將各項災禍厄運分別寫在風箏上,象徵所有煩惱災難隨風逝去。而農家更希望那些在田畝上空的紙鷂能驅走畦間的惡鳥害蟲,以祈得一季豐收。因此放風箏便成了清明節一項重要的習俗。             
 
 
.拔河
 
  拔河——據「鄉老」傳言:唐朝中宗在清明節時,命令群臣作拔河之戲,以大麻綆兩根再綁上十餘條小繩,叫他們分執一端,以力弱者為輸。延遷至今,變為大規模拔河比賽,在運動上來說,頗饒意義。
 

.蛋雕
 
  清明時有個習俗,即以熟蛋上墳祭祖後,分與全家進食。後來從這項習俗中發展了「蛋雕」這項民俗藝術。 

  宗懍(約四九八~五六五左右)的《荊楚歲時記》裡記載:「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 

  「蛋雕」的製作過程,先以筆在煮熟的蛋上繪圖,再用刀雕刻,將整隻蛋鏤空,取出蛋白、蛋黃即可。畫蛋、雕蛋的習俗盛行於江西、粵東及粵北等地,直到清朝末年都還有流行,民國以後才漸漸消失。 

  目前台灣有一些師父從事蛋雕藝術,嘗試用各種蛋殼雕出不同花樣,頗受好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