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西部瑪拉修拉朵拉州的佛教窟,是紀元前一世紀開掘的,後來中斷了一段時期,至五~七世紀時期才又開始挖鑿後期石窟。一共有大小30個石窟,而以後期壁畫較有名。「菩薩世界」為第一窟裏的壁畫,左為蓮花手,右為金剛手(也有人說是蓮花手)的男佛像。背後畫有美女和正情話綿綿的男女像。也有人說法隆寺金堂壁畫的佛侍隨從,就是受了這幅壁畫的影響。


    為僧院添色的官能美

    從氣溫超過四十度的戶外走進來,馬上就能感覺阿旃陀石窟內的陰涼和陰暗。

    在石窟內為了保護壁畫,沒有裝設照明設備,只有引導人員手上拿著微弱的照明燈,向遊客講解。在淡淡的光影中,褐色肌膚的眾神次第浮現,瞬即又隱沒在黑暗中。

    事實上稱呼壁上彩繪的羣像為「眾神」是不正確的。絕大多數的壁畫所說的內容是釋迦牟尼前世的各種故事;是釋迦牟尼在今世開悟之前,好幾次轉世積善修行的故事情景。

    另一個使人迷惑的理由是深沉色調的壁畫,卻滿溢出「官能」的芳香,因此無法斷然的稱為「眾神」。

    壁畫上的女子,幾乎全都是半裸狀態。從頸至胸掛滿了豪華的裝飾品,細勻的線條描繪出顯眼的乳房和纖細的腰肢。腰部以下的薄布纏繞在細膩的肌膚上呈波浪狀,以委婉的線條表現出隱藏在布下麵的肌膚彈性。這些女子都倚靠在半裸的男子身上,有的勸酒,有的故意扭轉身體,擺出好像欲走還留的姿態。阿旃陀石窟是座佛教寺院。這所寺院為什麼一定要畫上這樣的壁畫呢?


圖:帝王的行宮與後宮戀  (作於五-六世紀)混料彩繪(Tempera)畫於第17窟正面廊後的牆壁,據說是一則前世的故事。

    在和辻哲郎著的《古寺巡禮》一書中,某一節描述和辻氏在他巡訪奈良附近的寺院,看到模仿阿旃陀壁畫的觀後感。他如此記載「阿旃陀壁畫裏的女人是相對於男人的存在體,女人是誘惑的根源──只從這個角度去認識女人身體的人,將自身所感受到的美的部分加以強調所畫成的壁畫。」

    「如果禁慾僧人必須日日夜夜面對這些壁畫,那麼這些畫等於是蒲團上的針一樣。這些畫很美,可是也很可怕,因為她們就是這樣蠱惑著他們。」

    阿旃陀壁畫是佛教繪畫的源頭,經由絲路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遙遠的日本,從而產生巨大的影響。

    壁畫為什麼畫成官能美的展現,而其帶色的芳香又是在絲路的何處被淡化了呢?


       圖:阿旃陀石窟的入口處及參觀人羣

    美麗與救贖

    「這是為了教化民眾的目的而畫。為了吸引尚未被佛教深切感化的人們前來,有必要畫上具有魅力和容易親近的壁畫」──印度考古調查局的慕尼修‧喬許氏手先提出「教化論」。

    「阿旃陀石窟分為前、後二期。」

    「前期可以追溯到紀元前後。這個時期的寺院是以供奉佛塔的祠堂窟為中心,還沒有佛像。僧院也很儉樸,沒有什麼裝飾。」

    「可是到了五~七世紀的後期,寺院的構成有了大的轉變。僧院窟裏的佛堂放置了佛像,牆上也用鮮艷的壁畫來裝飾。僧院窟此時不只是出家僧人的居住場所,同時也是教化來訪的在家信徒的場所。」

    原來是這個原因,後期石窟的壁畫才會畫出世俗的營生。

    但另有提出印度固有的「美學說」的研究者。長期參與阿旃陀壁畫保存修復的卡爾達斯‧善古樸塔氏就是其中一人。

    「印度的藝術自古以來就不壓制『性』,性的能源被稱為『夏克提』(Shakti),受人信仰,許多女神皆是Shakti的神格化而受人崇拜。」

    「阿旃陀後期石窟的開鑿,是在植基於古代的印度教在民眾間開始廣泛傳播時期。宗教上雖然有差異,但工作卻是由相同的藝術家集團所作。畫家遵從古來的美學意識,以相同的手法畫佛教畫和印度教的眾神。」

   圖:阿旃陀石窟中第一窟的佛陀。
    眾神的混合

    奧蘭卡‧埃羅拉石窟(Ellora Caves)的入口處,有幾隻蝙蝠張著大大的翅膀飛來飛去,窟頂上還有許多倒掛在那裏。懷中電燈微弱的光芒,無法照到石窟深處,在不遠處就被黑暗淹沒了。在微弱的光線下,石像一尊一尊的浮現,深刻的表現出岩石的沉重質感。

    與阿旃陀石窟並列為印度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埃羅拉石窟,同樣也位在奧蘭卡巴(Aurangabad)附近,阿旃陀西南約八十公里處,只不過埃羅拉石窟的開鑿年代比阿旃陀石窟來得晚,34座石窟繪畫不多,以眾多雕像而聞名。阿旃陀是佛教的石窟,埃羅拉卻是以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教並存的石窟而聞名。

    埃羅拉石窟開鑿在南北走向的新月形、長達二公里的玄武石岩壁上,由於岩壁的坡度不像阿旃陀石窟那麼陡峭,因此位在埃羅拉的石窟群都擁有寬廣的前庭。

    埃羅拉石窟包含有12座佛教石窟(西元600~800年)、17座印度教石窟(西元600~900年)和5座耆那教石窟(西元800~1000年),從這些石窟中不僅可得知在遮盧迦王朝(Chalukya)和特拉什特拉庫塔王朝(Rashtrakuta)統治德幹地區期間,印度教蓬勃發展、佛教逐漸衰落與耆那教崛起,同時也代表著當時包容各種宗教的社會狀況。


     圖:位於阿旃陀石窟第十六石窟的凱拉沙那達寺院。

    比較三教的石窟雕像,造形皆極為近似。中央是本尊神,左右為侍者,上面是飛天,這樣的構圖幾乎是三教共通的,除了少數的不同特徵之外,有好些雕像幾乎可以互換而不容易分辨。

    不僅如此,在佛教窟內還供奉著印度教所崇拜的象頭人身的智慧之神迦內什神(Ganesa)和辯才女神薩拉斯瓦蒂(Dayananda Saraswati),另一方面,印度教窟也是諸神並列,並有佛陀的雕像。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諸神混合在一起的情形呢?為什麼印度人能毫無芥蒂的把異教的神招到自己的神殿來呢?

    專門研究阿旃陀和埃羅拉石窟的考古學者坎布爾氏解釋:

    「我們可以說佛教和印度教是處在平行關係上的。」

    「印度佛教的盛行只到五世紀為止。從六世紀開始衰微,人們的信仰開始傾向於植基在印度古傳統之上的印度佛教。」

    「這個時期,佛教和印度教為了爭取信徒,競相採用對方的神祇,這兩個宗教的圖像混合,就在這個時期。」

    「阿旃陀壁畫上的許多裸女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畫的。印度教認為女性是創造生命的泉源,因而崇拜女神,才產生許多女性的圖像。」


    ──本文摘自《世界名畫之旅4》(文庫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