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 六駿圖
徐悲鴻﹝Xu Bei Hong﹞﹝1895~1953﹞
  二十世紀上半葉構成中國繪畫宏偉篇章的一代畫家令人由衷欽佩,就因為他們能在中華民族處於水深水熱之中,個人生活困苦不堪的時代,面對因循守舊,泥古不化的藝術狀況,以難以想像的堅韌性,殫精竭智,勇於開拓,終於在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使中國繪畫煥發青春,步入現代。徐悲鴻就是這樣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
  汲取西方文化之精華,為我所用,是這一代畫家致力的方向和成功之路。盡管中西繪畫從歷史淵源,審美傳統,藝術趣味,乃至材料的選擇運用上講,都有巨大的差異,甚至截然相反之處,但它們卻有一根本的共性,即隨時代而變化、前進,向自己對立的一方學習,以豐富自己的表現力。如果說西方藝術在近代的本質性變革是從莫內、梵高等印象派畫家受東方影響之後開始的,其核心在於使寫實達到極致的油畫趨向寫意,那麼,中國畫的革新則是由徐悲鴻等對西方藝術作過長期深入研究,熟睹兩種藝術異同的畫家成功地進行的,它為一直介於寫實和寫意之間的中國畫注入了科學,精湛的造型功力和對形體、結構、空間、色彩關係等的精確認識,使畫家極具把握地通過以形寫神,達到形神兼備,從而大大加強了對事物本質的刻劃與突出。這一努力的結果首先體現在徹底改變了當時中國畫中幾乎不見人之活動的可悲局面。

  復興中國繪畫的責任感使徐悲鴻在對西歐藝術進行長達八年的刻苦鑽研之時,始終冷靜清醒,他汲取的是古典主義的堅卓雄健,浪漫主義的激情和運動感,寫實主義的樸實自然,印象主義的絢麗多彩。


駿圖 民國
紙本‧彩墨畫
徐悲鴻紀念館‧高雄
說明:
  徐悲鴻是現代中國傑出的畫家及藝術教育家。他出身畫家家庭,曾被康有為譽為畫壇奇才,除了中國水墨畫之外,它的油畫,素描,書法皆十分出色,而徐悲鴻筆墨淋漓,其筆下的駿馬,尤其受到人們的讚賞與鐘愛,以致成為中國繪畫的一種典型代表與象徵;如果說莫奈為刻劃窗前手植的睡蓮奉獻了一生最後的十年,那麼,徐悲鴻為使馬臻于神妙所傾注的則是四十年的心血。
  為了使其畫藝精進,徐悲鴻曾遠赴堪稱世界最佳解剖學課的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透徹學習與研究了八年,對西畫技巧做到完全精通練達,因此能融中西繪畫之長於一爐,他以靈活多變的線條,虛和妙麗的明暗渲染大大豐富了中國畫的體積,空間方面的表現力,從而能夠成馬在胸,游刃有餘地去補捉瞬間即逝的動態神情,得心應手地採用前人不敢涉獵的大角度透視,〝見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如此精心致力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自然格外生動,給人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
  徐悲鴻的一生致力於復興中國畫為己任,發表作品共一千兩百多件,求學過程常三餐不繼,卻憑超人的毅力和智慧,為中國乃至國際畫壇豎立了一個絕佳的典範。

本相簿限登入者留言,請您選擇上方任一服務帳號登入。

相片資訊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0